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起步最晚的是政治复习,原因在于这门科目的投资回报率极高,每一单位的努力都能换来丰厚的收获。只需集中精力阅读几本权威教材。由于我个人习惯临时抱佛脚,总是打算到最后阶段再背诵政治,导致原定计划未能全部完成。如果你们提前开始,我推荐以下书籍。首选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又称政治红宝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官方编写,权威性毋庸置疑,历年真题几乎直接或间接源自此书,其修订方向也是考研政治的重要风向标,绝对不可或缺。接下来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它与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相近,但更精简,关键考点以特殊标记突出,条理清晰。鉴于我的时间紧迫,我选择了更为浓缩的《核心考点》。肖老的书籍我也购买了四本,包括《命题人1000题》(含解答)、《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些全是模拟题,且与真实试题极其接近,具有预测性质。我做了两遍《1000题》,自行批改并用红笔改正,同时针对错误题目多次复习相关考点。《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马原部分的大题则仔细查看了答案;《4套卷》我不仅完成选择题,还牢记所有大题答案,直至走进考场的最后一刻还在反复背诵。实践证明这个策略有效,《4套卷》准确命中了四道大题,因此务必重视。至于时政,我搜集了一些可能考到的热点,如果对此不踏实,可以考虑购买《形式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其中包含最新时政要点。
考研英语方面:
我觉得考研英语和大学四六级英语之间关联性不太明显,完全可以凭借一年甚至半年的努力来攻克。英语学习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逐步积累。首要任务就是掌握词汇,因为词汇是英语的地基,必须先学词汇,然后再去研究语法和策略。我个人认为,英语学习就像一个良性的螺旋递进过程。
这个“黄金循环”包括从词汇到复杂句子,接着从复杂句子到阅读理解,然后从阅读理解到试题,再从试题反哺阅读理解,继续深入理解复杂句子,最终再次回归词汇。首先,我们需要背诵单词,特别是那些常考的高频词,这些词汇经常出现在考试中。当词汇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转向学习复杂句子。一旦能驾驭复杂句子,就可以开始尝试阅读理解。刚开始做题时可能会错误连连,这意味着你尚未真正领悟阅读的精髓。这时,你需要查看答案,找出每个问题在文中对应的复杂句子,仔细理解并记住这些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这就构成了所谓的“黄金循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关键在于理解其演变脉络。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早期理论,到列宁主义的形成,再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直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一个历史进程,也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每一步都与当时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需将这些理论置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去理解和分析。要注重理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性,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对当代中国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关注时事,把握时代脉搏。这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实际生活中的思考。需关注国家的重大决策,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等,理解其背后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要凭阅读权威报告、学术论文,甚至是新闻报道,来获取最新的理论动态和政策解读。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思维尤为重要,要学会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但也要保持开放心态,接纳不同的观点。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三步走”策略:一是广泛阅读,建立全面的知识框架;二是深度挖掘,对重要理论进行精读和反思;三是实践应用,尝试用所学理论解释现实问题。定期的复习和讨论也很重要,借助小组学习或教师指导,加深理解,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