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理工机械与车辆学院工业与系统工程考研备考方法与经验

北京理工大学工业与系统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我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从经验中学习,许多同学都认为不必急于复习,只需等待大纲发布后再着手。然而,大纲通常在9月或10月公布,那时专业课和英语的压力已经不小,难以平心静气地专注于大纲。因此,提前每天浏览上一年的大纲至关重要,这样在新大纲出炉时,你才能从容应对。做题同样是关键,1600题是配套练习,虽然部分同学反馈效果一般,但我推荐《风中劲草》系列的大纲解析及其配套题目,至少要做两遍以强化知识。至于大题部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预测卷以及阮晔编写的59道题是不错的选择,2014年,这本书记住了4道大题中的5道。我个人认为大纲是基础,而《风中劲草》同样经典,务必认真对待。我选择的是肖秀荣的书作为最后的背诵资料,相信其他选择差异不会太大。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我倾向于多做模拟题的客观题来找出遗漏点。对于主观题,主要依赖于肖秀荣和任汝芬的四套题进行背诵。当然,那时你会发现专业课和政治都需要大量记忆,可能会感到压力山大,但还是要全力以赴去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选择全对,填空一个不会,一个算错,大题全会,但是基本算错。三个月几乎一直在做数学,无奈先天数学不好,准确度还是提不上去,我觉得还是练的题量不够,后面才慢慢的得到缓解。数学我的体会是框架+题型总结。大题基本都在总结的题型之内。我这次把复习指南做两遍,真题做两遍,总结的依据就是真题。拿分的捷径就是用最多的时间来付出到常考的题,一定要有重点,一定要吃透重点,重点非重点的依据就是真题。考研数学相对于高考数学知识点太多,复习时间太短,不可能全复习的很深。用书推荐陈文灯复习指南,有调理,题目少,可以有时间多看几遍。真题就用李永乐。多练,多想,多联系,多识记。
考研英语方面:
只需要使用真实试题作为参考资料就足够了,但关键在于不断归纳整理。英语学习的一大特性就是归纳,不断地归类、总结。思考那些相似词汇常被考察的类别,你记录下来的易混淆词汇本就是应对这类问题的好工具,若还未进行总结,记得及时补充。同时,关注语境中的逻辑关联,哪些词组常常一起出现,以及那些依赖上下文理解的题目,判断其含义是相合还是相悖。做题的同时也要同步进行总结。我在暑假后才开始专注阅读部分,完成了97年至04年的阅读练习一次,而05年至20年的则重复做了三次。刚开始,我每天专注于一篇文章,首次限时完成,后续则深入研读,重点是翻译句子和解析句型结构,最后再深入剖析每个选项。到了第二轮和第三轮,效率会显著提高。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课程,包括机械加工工艺、设备、材料选、质量控制等多个方面。在复习过程中,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比如,了解不同切削工具的性能特点,掌握各种加工方法(如车、铣、磨等)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条件,以及如何按工件材质和精度要求来选合适的加工方式。
理解和掌握生产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也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内容可能会涉及到生产线平衡、物料搬运系统的设计、生产计划与控制等内容。理解并能应用工作研究方法,例如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对解决实际问题至关重要。
再者,质量管理和控制是不容忽视的部分。ISO9000系列标准、统计过程控制(SPC)、六西格玛等质量管理工具需熟悉,并能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对常见的质量缺陷和其解决办法要有基本的认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先从教材入手,建立起全面的知识框架。凭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找出自有的弱点并针对性地进行复习。理论知识结合实践案例分析,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定期回顾和总结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帮助巩固记忆,防止遗忘。
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你与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各自的理解,这样不仅能提升表达能力,也能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知识点。
保持好的心态是成功的关键。复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但只要坚持下去,自己,就一定能够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