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南昌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说到政治,现在都很满腔愤慨,我当时学的很痛苦的,最后是险过线呐。9月后旬开始看的,第一遍(红宝书)看的很粗略,就跟翻书一样的和着(肖)1000题做题,结果后来就被自己坑了。因为时间是花了,却没试着去理解,所以效果不好,就开始焦虑了(因为越到后面时间越紧,压力也开始大了),感觉这真的是我所有科目中最忧伤的一门了。所以建议第一遍好好看吧,不要胡乱看,后期的时间都是很重要的。政治早期就打好客观题基础,理解好知识点,在三件套之后我推荐买同样是肖秀荣出的知识点提要,很多同学选择了疾风劲草背诵,我也买了一本,但是对于那种画风清奇的配色实在接受无能,并且听说其中错误很多也就放弃了它。事实证明,即使是决心背诵疾风劲草的同学最后也没人去背。我建议如果不是想在政治上拿80以上的分数就不要再想着背诵选择题部分的知识点了,真的太浪费时间了。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全书》第1轮,一般50来天,每天6h-8h差不多,自己看看每天大概能看多少页,然后用总页数除以每天看的,加上可能要休息的天数就能估计自己看1遍的复习全书的时间了,我是50来天。看每个章节前,先看大纲,知道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的含义,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然后再把笔记看1遍;最后再看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应章节。全书里每一章的每道例题,每道课后习题都要自己用脑子想,用笔算,问自己每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弄懂每一道题,除非有些题目对你来说太简单了。第二遍买了张宇的真题,因为是把近三十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归类编的,个人觉得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很有帮助,依旧是错题不熟的知识点记到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新题型以及写作构成了英语学习的主要部分,而翻译和完形填空则是在时间和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力完成的部分。考研英语阅读与四六级考试在命题理念上截然不同,四六级侧重广度,考验的是快速准确的阅读技巧;而考研英语则注重深度,要求对文章有精准深入的理解。因此,单纯依赖四六级的大量刷题策略应对考研英语往往效果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像张剑150篇这样的教材显得并不那么实用,但许多人仍固守旧有的学习模式,过分关注练习册的正确率,我能做的只是为他们祈祷。因此,复习的核心应当聚焦于精读。张剑的黄皮书虽然在解析试题方面做得不错,但我更倾向于推荐丁晓忠的超精解系列,因为他在解题方法上有独到之处。新题型占总分数的10%,其题型年年有所变化,但大致可分为三类:排序、选小标题和7选5。尽管这类题目数量相对较少,对于英一考生来说,只需专注于英一的新题型并参考大纲样题,不过要反复练习,至少三次,以深化解题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理解牛顿粘性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亨利定律等基础理论,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对流体力学部分,熟悉流体静压、动压的概念,以及伯努利方程的应用是核心。热力学中,理解并能应用第一和第二定律分析化工过程的能量转换和传递,尤其是熵增原理和卡诺定理,是必不可少的。在传质与分离过程的学习中,要熟练掌握扩散、对流传质、蒸馏、吸收、萃取等基本操作单元的过程原理和计算方法。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练习”的三步法。凭阅读教材和听课,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背后的意义;,凭做笔记和画图的方式强化记忆;大量做题是检验理解程度和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参考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
化工原理中的案例分析也是重要的一环。尝试将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比如化工设备的设计、运行优化等,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帮助。遇到难题时,和同学一起探讨,或者向导师教,往往能收获更多的启示。保持好的心态,不畏难,坚持不懈,也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