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作为一门时政性极强的科目来说,并不需要像英语那样很早就付出大量的时间来准备,因为后期所有类型的大题都会有老师整理出来的,如:肖四、蒋五等这些考研必备试卷。关键说说选择题,其实真正能拉开差距的就是选择题了,所以题的分值占比很大,而且也是考生丢分很大的一部分,尤其多选,5道多选和一整道大题的分值一样,所以考生要自始至终都要重视政治选择题。一定要多练习。我这次选择题答的还可以,我在前期主要练的1000题,写完对完答案,我会把答案写到书上,之后再反复看。有很多人说要做好几遍1000题,我只做了一遍,我觉得还是需要整理错题,把错题都要搞明白了。10月份之后就开始做肖8的题,这时也只是做选择题,方法也一样,整理分析。之后买的肖四,蒋五,任四,注意,做这些押题试卷时,一定不要盲目做,首先,自己要计时,最好20分钟完成。之后要整理每套习题中的类似题目(尤其时政),然后在背大题的同时也背自己做过的这些选择题就可以。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经过了暑期两遍的李永乐全书,书中百分之80%的题目已经做的差不多了(我说的意思是能独立做出而且答案正确)所以在9月,我主要针对剩下的20%在头两次复习中没思路或者易错的题目进行重点攻击,10,11月做真题。做了10年的真题,1周做2套左右,有时候一套(因为10,11月还有课,而且政治加上去了)所以大家在暑假一定要重视数学和专业课,否则开学后吃不消。每套都按照答案给自己打分,然后主要针对不会的题目找到对应的知识点,找到全书相应的题目去强化。开始有错很正常,我不是特别介意,介意的是你这次错的知识点一定保证下套题的时候不要再错即可。12月到考前数学:基本知识已经掌握,这个月就是查漏补缺,把以前做错的题目中这一个月全部做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从未特别专注于背诵英语,但在准备研究生考试时,我会多次重读阅读材料,特别是2000年以后的文章。这种做法有两个好处:培养语感和记忆词汇。英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感,阅读量增加不仅能提高完形填空的准确性,也会使阅读理解的正确率有所提升。快速阅读可以节省时间,让你有机会多检查几次,找出潜在的问题。至于词汇,我发现通过阅读来记忆比机械背诵更有效。
阅读需要翻译,我认为最好将翻译过程落实到笔头上,而不仅仅是思考。当你尝试书写时,往往会发现翻译并不流畅。多练习后,你的翻译技巧会得到提升,做起来也会更快。今年的阅读确实有些难度,第一篇文章我就没弄明白!但其实题目本身并不复杂。“内容艰深,题目反而简单”,这句话很有道理,命题人并不会刻意给我们制造难题。后面的阅读部分也让我感到困惑,有些选项极具迷惑性,需要仔细辨别,不能轻易假设。
通常我的阅读理解错误在四到六个之间,最多也就六个。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最多只错了两三个......这是因为我会非常仔细地对比原文,哪怕是最微小的差异也不放过。例如,多一个或少一个单词都可能导致答案的意义与原文相差甚远,这样的相似性往往具有很大的误导性。排序题最为棘手,它涉及了一种之前只出现过一次的题型(我还曾和同学们断言这题肯定不会再考了……)。对于英语水平一般的考生来说,这类题至少会错两个。对于句子结构,可以背诵一些模板,但更重要的是学习其写作思维,因为在后期,单纯套用句型会变得十分困难。对于小作文,格式规范至关重要,句子结构应简洁明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化工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流体力学、热力学、传质与分离过程等多个领域。在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上,一定要注重基础,比如流体静压强、牛顿黏性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要理解并能熟练运用各项计算公式,如连续性方程、动量守恒方程、能量守恒方程等。
传质与分离过程是化工原理中的重难点。对分子扩散、涡流扩散、对流传质等理论,需深入理解其物理意义,并凭大量的习题练习来巩固。在分离过程中,精馏、吸收、萃取、蒸馏等工艺的操作条件和设备选型,需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再者,热力学部分,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一、第二、第三定律至关重要。特别是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和化学平衡的关系,以及熵增原理的应用,是考试中的常见考点。相平衡理论也是需重点关注的内容。
实验部分也不能忽视。化工原理的实验设计往往要求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并熟悉各种实验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步骤,能够提高你在实验部分的得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实践”的模式。深入理解每一个概念,凭做题强化记忆,凭模拟实验或案例分析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定期复习,避免遗忘曲线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有帮助。你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组队,互相解答疑惑,共同进步。多看一些经典的参考书目和论文,提升视野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