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化学学院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四川大学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正如前辈们的忠告所示,这门课程不适合提前太多时间启动,我诚恳地建议你别不信邪。提高分数的关键在于最后几个月的全力冲刺。即使你的记忆力欠佳,也不必急着提早开始,最好等到暑假已过大半时再着手。我在暑假期间稍微接触了一些政治学习,仅在其他学科疲倦时翻阅肖秀荣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以放松,并辅以少量习题来逐渐了解考试范围。
正式复习应从九月新大纲发布后开始,那时我会依据精讲精练对照大纲仔细阅读(用彩笔标注,十分专注)。接着,我做完了肖秀荣的1000题,以及他的八套卷、四套卷,还有蒋中挺的冲刺卷的选择题。尽管我自身的政治基础不强,最后的成绩并未达到惊人之境。在备考的尾声,我常在路上听风中劲草的音频,它的确很有帮助,让人印象深刻。
考试当天,我把政治试卷的每个角落都填得满满当当,密不透风,生怕漏掉任何细节。以至于旁边的考生在我最后一刻还在奋笔疾书时露出了惊讶的眼神。我个人认为,即使答案不够理想,老师或许也会因为答题的完整性而在心理上对我有所青睐。
考研英语方面:
暑假前夕,我曾尝试过背诵词汇,使用的是绿色封面的书籍,每天设定目标为两章节,大约花费半小时。然而,我发现效果不佳,这些单词记忆总是难以持久。我通常在结束专业课程学习后挤出时间来背单词,往往无法按时完成。假期中,由于在家复习,我发现看书相当困难,于是背单词成了最轻松的任务。我严谨地按照每天400个单词的标准去背诵,偶尔会中断。就这样,我在8月1日顺利完成了考研所有单词的记忆,虽然表面上只过了一遍,但由于反复练习,实际上可能已背诵了四五遍之多。接下来,我开始做张剑出版的黄皮书基础版。当词汇量足够时,阅读文章便显得游刃有余。不过,后来意识到基础版对我来说略显冗长,但我已经做了很多了。于是转向珍藏版,每天坚持做两三篇。令我惊讶的是,这两本书包含了1994年至2013年的真题!我竟然以这种方式消耗了宝贵的真题资源,几乎快要全部做完,真是浪费!对此我深感后悔,我想应该没有人会像我这样吧,明明目录上已经明确标注了。于是我果断放弃了真题,转而选择150篇作为练习材料。我计划每天完成四篇文章,但始终未能如愿,通常晚上草草地做两篇,错误率还很高。这150篇与真题的感觉不同,题目设置偏颇!因此,我要提醒学弟学妹们,150篇可做可不做,如果时间紧张,建议不要做,确实质量欠佳。就这么拖延着,时间已经进入了九月份,你们可以想象我的进度有多么缓慢。那时,我对完形填空一无所知,对于阅读后的新题型究竟是填充句子还是排序,以及作文部分,我都还没开始准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的基础,它涵盖了元素周期表、晶体结构、配位化学等内容,分析化学则重在理解各种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无机部分,理解和记忆是关键,要熟练掌握元素性质的变化规律,并能灵活应用到具体问题中。配位化学中的稳定常数、配合物的形成等知识点需深入理解并做大量习题来巩固。在分析化学中,掌握滴定法、光谱分析法等基本原理和计算方式,以及实验操作技巧至关重要。
有机化学主要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包括它们的结构、性质、合成反应等。这部分内容繁多,需构建清晰的反应网络图,特别是对各类官能团的特性有深刻理解。建议凭绘制反应路径,比较不同反应条件下的产物,以加深记忆。做大量的练习题帮助你熟悉反应机制和命名规则。
再者,物理化学则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涉及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化学等领域。热力学三大定律是基础,要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非机械记忆公式。动力学部分需理解速率方程和影响因素,量子化学则要求有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微积分和矩阵运算,用于理解电子排布和分子轨道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采用“先广后深”的策略,先全面了解各科基础知识,再逐个击破难点。利用课堂讲义和教材相结合,辅以高质量的复习资料和习题集。定期进行自我检测,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漏。小组讨论和教师答疑也是提升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