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暑假期间开始了政治学习,每天利用午休和晚间时段。整个假期,我几乎没有在午后休息,吃完午饭就投入到肖秀荣的政治教科书中,晚上回到寝室也会抽出时间阅读,同时配合着完成1000题,以提升选择题能力。我首先了解整体的知识架构,因为时事政策最后会汇总成一个小册子,在后期复习中会用到。暑假里,我把整本政治书通读了一遍,大致掌握了各章节内容,并完成了1000题。暑假结束后,我转向使用复习材料,开始刻意记忆重要知识点,并重新审视1000题的错题。这时,疾风劲草出版了,我就开始背诵其内容,并着手做历年真题,特别是选择题可以反复练习。等到疾风劲草全部背完,八套卷也出来了,我会全力以赴做选择题,大题则直接背诵。最后阶段的四套卷,同样处理,选择题独立完成,大题必须熟练背诵。虽然八套卷的大题可能无法完全记住,但四套卷的大题务必烂熟于心。
考研英语方面:
接下来,我要分享一下一个英语水平欠佳的人如何备考研究生考试并获得理想成绩。在9月份以前,我和许多人一样,埋头苦背俞敏洪的《考研英语词汇》。初次翻阅,我发现至少三分之二的词汇对我来说是陌生的。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我终于完成了第一轮,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始第二轮。然而,当我重新翻开书页,发现熟悉的单词依然熟悉,陌生的依旧陌生,之前的辛苦似乎毫无成效,顿时感到无比沮丧,因为英语是我考研的最大障碍。
我意识到,这样的学习方式无法持续,按照这个速度,即使到了考试那天也无法背完整本书。于是我审视了自己的英语弱点,发现词汇量匮乏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记忆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的生词来提升效率是最好的策略。我在书店找到了一本《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它列举了每篇文章的核心词汇和超出大纲的词汇,非常适合像我这样基础薄弱的人。起初,我每天只读两篇,第一次阅读通常会全部选错,偶尔运气好能答对一两道。接着,我会直接背诵后面的单词,再次阅读并答题,这时正确率通常能提高到全对。所以,我认为考研英语的关键在于词汇,特别是常出现在历年真题中的词汇。一旦掌握了这些词汇,解题就会变得相对轻松。
从9月到10月,我专注于真题阅读理解,并专心背诵后面的词汇,按英语(一)的模式进行复习,目标是积累词汇。到了12月,我转而使用蒋军虎的《精读80篇》,以做阅读模拟题为主,同时也为写作做准备。在考研英语中,写作占据了重要地位,且容易拉开分数差距,值得投入精力。由于我的英语基础弱,短时间内掌握高级词汇和句型并不现实。于是,我选择了历年真题的一些优秀范文,记诵其中的好句子,写作时尽量运用它们,比如替换名词或动词,确保语法无误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使用高级词汇,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及格。
考研专业课方面:
《公共管理学基础与前沿》这门课程,它涵盖了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原则以及最新的发展趋势。我认为,理解并掌握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如行政伦理、政策制定过程、组织行为等是非常关键的。关注学术界的最新研究动态也很重要,例如公共服务创新、政府治理现代化等领域。我会定期阅读相关的学术期刊和报告,凭这些材料来拓宽视野,把握学科前沿。对复杂的理论,我倾向于用案例分析的方式去理解,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知识更易于记忆和应用。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统计学基础、问卷设计、实证研究等都是必备技能。我建议大家首先要扎实地学习统计学,理解各种参数和非参数检验,以及回归分析等基本方法。熟悉SPSS或R这样的统计软件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在设计研究时,逻辑清晰、目标明确至关重要,要能清楚地阐述研究问题、假设和方法。阅读并分析已有的研究报告,从中学习优秀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技巧,极大地提升自有的研究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采用了“理解-记忆-应用”的三步法。首先是深入理解知识点,凭做题和笔记来强化记忆,凭模拟实验或者撰写小论文来实际运用所学。这样既保证了理论的掌握,又锻炼了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