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大数据学院金融硕士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复旦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不必过早着手,九月启动就足够了。我大约在九月下旬才开始接触,简单翻阅了一下大纲解析,随后便专注于后期的模拟试题。我认为肖秀荣老师的最后四套模拟卷质量不错,同时也推荐他的那个关键知识点浓缩本(名字记不清了)。在此提醒各位,别再迷信政治客观题有什么特定的答题规律。考试结束后,时间充裕,我将单选题的答案核对,试图找出模式并修改,结果却适得其反,原本答对的题目被我改错了,教训惨痛。对待政治科目不可掉以轻心,虽然有人声称未经准备也能达到五十分左右,但我认为若想取得理想成绩,特别是在申请顶尖大学时,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成为短板。政治达到及格线容易,但要拿高分却颇具挑战性。选择题是关键,因为大题的得分差距不大,多数人都会背诵肖四肖八,但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是拉开分数的关键所在。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说实话数学考完心里很没底,因为平时练习经常犯计算错误,考试的时候万幸没有出现太多。数学的复习是按大路子走的,课本过一遍,课后习题做一遍,这个过程很长,大概用了两个多月。我是理科生出身,但是毕竟很久没学,所以这个过程其实相当艰难。最重要的是自己对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因为实在没有时间整理错题,所以就在每部分过完之后整理了易错点。然后就是李永乐的大白本,这个过程更为艰难。个人感觉大白本的难度是略高于真题的,知识点的运用也更加灵活和复杂。不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历了这个过程,数学复习的路就完了一大半。时间充裕的话大白本可以过两遍,但是我实在时间有限,过了一遍就进入了冲刺阶段。这个时间主要是套题模拟。先是历年真题来两遍,然后是李永乐的6+2和最后10套题来两遍。最后历年真题再来一遍。考前大半个月基本保持一天两套的节奏,保持手感。说良心话考研数学并不难,最怕的就是计算失误和考场发慌。
考研英语方面:
从3月左右开始进入正式的复习阶段,首当其冲的任务是记忆单词。由于我在词汇方面的表现平平,关于此部分的经验我就不再赘述。完成一轮单词学习后,我便投身于阅读理解的训练中,使用的资料是黄皮书,包含约68篇文章。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起初,我会逐个查找不认识的单词,但后来意识到这并非最佳策略。阅读理解要求全局理解,即使不能完全读懂,也能解答题目。到了暑期,我开始接触历年真题,尤其是2005年以后的,这些更具参考价值,因其风格与近十年的考试更为接近。务必按计划进行,即时分析(包括选项、单词、复杂句子和文章结构)。整个过程可能要持续到11月左右。之后我又进行了第二轮,因为英语知识若不及时温习,容易遗忘。在初期,我挑选了一些真题范文来背诵,不必贪多,但一定要熟练,连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考场上的时间可不容许反复查看。接下来就是构建个人的写作模板。网络上的模板可以作为参考,但不能原封不动地抄写。需要替换其中的句子和单词,使用自己已经牢记于心的表达,让它成为独一无二的模板。我当时为大作文准备了四个模板,足以应对各种情况,事实证明这是有效的策略。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金融理论、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投资学等核心领域。理解和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基础,比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有效市场假说(EFF)以及风险管理等。对这些理论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记忆层面,要深入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经济意义。
金融市场部分需关注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发展动态,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市场的运作机制。对金融衍生品的理解,尤其是期权和期货的定价模型,例如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是考试的重点。熟悉并能分析金融市场的各种现象和事件,例如金融危机的原因和影响,也是必不可少的。
再者,金融机构的学习,尤其是银行、保险公司的运营模式,以及中央银行的角色和货币政策,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度解析。金融监管的内容也不可忽视,了解国内外的主要监管机构和法规对全面理解金融体系至关重要。
投资学部分,掌握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如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优化,夏普比率等投资绩效度量,以及CAPM在实际投资决策中的应用。理解并会运用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方法来分析股票和其他证券,这些都是考试的常见题型。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定期复习和做练习题。复旦的试题往往注重理解和应用,所以不仅要知识点,还要能够灵活运用。多做一些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既检验学习效果,也提前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阅读金融期刊和研究报告,帮助你了解最新的金融理论和实践,提升分析能力。
除此之外,参加讨论小组或者找一个学习伙伴也是很好的学习方式,凭互相提问和解答来深化理解。保持对金融新闻的关注,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相结合,会使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