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法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法学院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厦门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从九月初起,我启动了政治复习计划,那时大纲解析刚刚发布,正是入手的好时机。每天我投入大约三个小时研读政治,依托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每读完一章便完成相应章节的习题(即肖秀荣1000题),这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时间。十一月,风中劲草问世,几乎每位考生都会选购。阅读风中劲草后,我理解了为何人们倾向它,因为它对解答选择题非常有效。因此,尽管精讲精练内容繁多,但我还是坚持按照自己的进度复习,毕竟已经投入颇多,不忍放弃。1000题我大致重做了三遍,确保掌握了所有知识点。此过程让我确信,后期只需专注于风中劲草就足够了。
最后阶段,我用了十天全力背诵政治,选择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和蒋中挺的五套卷作为冲刺资料,部分内容有所重叠,但这些足以应对大题部分!时政考察的是当年一月至十二月的重要事件,相关书籍通常在十一月出版。时政题目包括两道单选和两道多选,同时,分析题的素材往往与时政紧密相连,尤其是第35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在重大历史时刻可能出现的第36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因此,了解当年的重点时政,并结合基础知识进行复习和背诵,这对准备分析题至关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自九月份起,我便着手研习英语真题,这些题目无比珍贵。我选用的是张剑的那本黄皮书,对其编排深感满意。这套书我总共精读了三次。首次,我按部就班地完成了所有题目,书页上布满了我的标注,但它自始至终伴随我备考,每日清晨的诵读便是这本黄皮书中的词汇与真题。结合背单词和阅读,尤其在真题中记忆单词,我发现这种方式对我而言效率颇高,不过效果可能因个人差异而异。第二次,我按题型分类来做,完形填空和阅读理解分开练习,旨在提升手感并寻找解题规律。到了第三次,我预留了三套题作为模拟测试,完成第二轮大约在十一月中旬。我开始了模拟考试,但十五年的真题做得并不理想,让我有些失落。于是,我又开始了第三轮真题训练,专注于十年到十五年的题目,只分析错误,探究出错原因,识别其中的陷阱。完成这一轮后,我尝试了十六年的真题,惊喜地发现阅读部分只错了道一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这门课程主要考察的是法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我的建议是,要扎实掌握每一部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理解并能灵活运用。例如,宪法中的公民权利与义务,刑法中的犯罪构成要件,民法中的物权、债权等。每天设定固定时间进行复习和记忆,多做案例分析,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法硕联考综合”则更注重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它包含了英语和政治两大部分。英语方面,词汇量的积累是关键,每天坚持背单词,并凭阅读理解来提高语感和理解力。多做一些模拟题,熟悉题型和解题技巧。政治部分,除了基本理论的记忆,更要关注时事政治,理解政策走向和社会热点问题。我推荐看一些权威的政治解读书籍,并定期做一些历年真题,了解出题趋势。
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我特别强调笔记的重要性。无论是法学基础还是综合科目,我都习惯于做详细的笔记,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好的心态也是成功的关键。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合理安排休息,避免过度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