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华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七月份的阅读量不大,书籍难以吸引我的注意力,我便偶尔关注一些时政动态。今年的政治理论展现出鲜明的变革趋势,虽然考试的核心内容依旧,但考查方式有所转变,趋向于高考那种注重理解而非单纯记忆的方式。因此,牢固掌握政治知识点是基本(特别是那些关键词如主旨、重点、出发点等),同时需要进行联想、深入理解和实践应用,尤其是肖老师的精讲精练部分,必须反复研磨重要知识点。学习政治的过程中,要紧随肖老师的步伐,他的题目最接近真实考试,近年来他在考研分析题上的预测准确率极高。在复习后期,要大量背诵风中劲草提炼的关键信息。对于其他的政治模拟试题,分析题可挑选性地做一部分,选择题则可用于保持手感,不必过于纠结。特别是选择题,应多加练习。此外,可以适当练习历年真题的选择题,关键是理解分析题的答题角度和步骤,设想如果自己面对这些题目,能解答到何种程度,哪些知识点会遗漏,多自我反思,梳理清晰的答题策略。最后四套卷当然需要背诵,但不能完全依赖押题,掌握答题技巧才是王道,这样考试时才能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我开始复习英语是在六月底七月初的时候,那时我先简单浏览了一遍绿皮书中的词汇,并将它们抄录在一个小笔记本上,尽管初次接触并未记住太多。进入正式复习阶段后,我每天早晨用大约一个小时来背诵单词,通常涵盖3到4个列表,其中包括前一天学过的两个列表以及新学习的两个。初期可以适度减少量,之后逐渐增加难度,有些单元的词汇既多又复杂,可能需要更多时间,而对于那些词汇量较少且易懂的部分则可迅速掌握。晚上临睡前,我会再次温习早上的词汇,时间长短不拘,只要完成记忆目标即可。到了后期,我减少了对单词的记忆时间,最多只用半小时,原因是增加了作文部分的学习,需要重新分配时间。关于记忆单词,我发现快速重复至关重要。许多人会因个别难以记住的词而浪费过多时间,但实际上收效甚微。这并不关乎你的记忆力好坏,面对困难的单词,适当地多投入些时间去熟悉是可以的,但不宜过久。确保每个单词的词性和含义都牢记于心,因为在考研中,考题往往会涉及一些不常见的意义。人的记忆是呈衰减曲线的,所以需要通过反复复习来加深印象。因此,我选择每天滚动学习少量新词,同时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回顾前一天的新词汇,晚上再加以巩固,这样的方法对我来说效果良好。当然,如果你已经是英语高手,可以不必采纳这个建议。
考研专业课方面:
中国文学史是我每日研读的重点。这不仅涵盖了古代、现代到当代的文学发展脉络,更是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深度探索。古代文学,尤其是唐诗宋词,需去品味其艺术魅力,理解其背后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意义。我建议采用“由点及面”的方式,先深入研究个别代表作家或作品,再逐步拓宽视野。现代和当代文学则更注重社会变迁对文学的影响,要关注各个时期的文学流派和主要作家的思想观念。利用时间轴梳理文学事件,帮助理解和记忆。
文学理论是理解文学本质的钥匙。它涉及美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需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我会推荐大家阅读经典的文学理论著作,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文学观等,结合具体文学作品进行实践分析。理论的学习并非一蹴就,需持续的思考和讨论,找同学一起探讨,或者参加导师的研讨课。
在学习方法上,我坚持每日精读,无论是古文还是现代文,都要尽量理解并能用自有的语言复述。对理论部分,我会做大量的笔记和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定期复习和模拟测试也至关重要,这能帮助巩固知识,提升应试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我也发现,保持对文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是最有效的驱动力。不要把学习当作负担,是将其视为了解世界、提升自我认知的一种方式。每次深入理解一首诗词,每次洞察一个理论观点,都我感到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