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金融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金融硕士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华中师范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科目的备考不必过早开始,稍晚一些集中复习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成效。它也是考研中相对较为轻松的部分,无须过度忧虑。肖秀荣老师的考研系列书籍(如精讲精练、1000题、肖8、肖4、时事汇总)是值得关注的重点,认真做题,尤其在后期熟记肖8和肖4的大题,通过考试是完全可行的,甚至有望获得高分。我个人认为,除了通读一遍精讲精练外,关键在于听老师的讲解并反复练习1000题(首次做题用作业本记录,第二次依然如此,第三次才直接在书上做,第四次仅回顾错误题目)。此外,努力背诵肖8和肖4,当年的几道大题几乎都能在最后四套卷子里找到踪迹。
考研数学方面:
我并不否定以题型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我也偶尔采用这种方法,因为我还没能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然而,我个人偏向于一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倾向于先深入理解基本概念,再通过归纳题型来巩固知识,以此增强学习效果。对于仅专注于题型本身的学习方式,我并不提倡,甚至认为这是不可取的。举个例子,今年2018年的数学一和三中有一道概率论试题,涉及到“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而在之前的复习资料中,通常只涉及“离散+连续”(如2016、17年),“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考试后,我翻阅了许多题型集,没有发现任何一本提到这种特定题型。这不应被视为全新的题型,因为该题的核心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从理论知识的角度看,并未超出课程范围。但从题型角度来看,它却显得与众不同,甚至可以说是超越常规的。如果一本题型书仅仅依赖题型来覆盖所有考点,不仅是降低了考研的标准,也低估了出题老师的智慧。近年来的实际考试题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讲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明白了我的观点。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份,距离考试前夕:每日安排半小时记忆单词,力求持之以恒。开始提前规划你的写作模版,对于平日碰到的语言优美、句型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应及时整理并熟记。每周力争完成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如果可能,可请教师指导修正。这种持续练习在考场上的回报将是巨大的。对于阅读理解,需通过真题训练,首次练习应严格控制在15分钟内,鉴于考研英语的时间紧迫,每篇阅读的分配时间大致为12至15分钟。第二次研读真题时,务必深入理解并尝试全文翻译,这将对后期的翻译部分和提升阅读理解技能有所帮助。真题是英语学习的宝贵资料,务必充分利用。至于完形填空,无需投入过多时间,通过实践真题寻找感觉即可。翻译部分虽耗时且分数不高,但追求高分者仍需努力。新题型有多种类型,建议尝试一些模拟题,由于真题数量有限,但仍有一定的解题技巧,而且这一部分确实有些依赖运气。总的来说,阅读和作文合计70分,无疑是复习的重点。阅读理解中常出现同义词替换等规律,随着时间推移,你将逐渐掌握。作文方面,你需要构建一个适用性强的模板,并积累各种精彩可引用的句子和事例,如经典的海伦凯勒、贝多芬、方仲永,以及更现代的互联网、马云等实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的复习,我将它分为三大模块: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微观经济学主要理解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等基础概念,宏观经济学则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核心知识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部分,重点关注金融市场的功能、各类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运作模式及风险管理等内容。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是非常关键的。对经济学原理,我建议先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凭做题来加深记忆。例如,你尝试自己构建供需曲线图,理解价格如何在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找到均衡点。对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我推荐多看案例,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历年真题的重要性不言喻。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了解出题趋势,把握重要考点。我通常会在每个阶段结束时,用一套完整的模拟题进行自我检测,检查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从中找出自有的弱点进行针对性复习。
,笔记整理也是我备考的重要一环。我会把每章的关键概念、公式和例题整理成笔记,方便随时查阅和复习。这个过程不仅能够帮助巩固记忆,还能提高提炼信息的能力。
我强调实践应用。金融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我会定期阅读财经新闻,分析经济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这既有趣又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