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京国关国关院政治经济学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国际关系学院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我付出最少,结果却最令我满意的一科了~9月份开始看政治,说一些必须做的事吧,9月份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大概看看不用背,看完后开始做1000题(半个月刷完),十月份下旬和十一月背风中劲草,一天2小时能背多少背多少,我当时只背完了哲学部分(丢人啊)我最后只看了肖八肖四,我大概都是按照他说的思路答得题~政治重点在选择题,你如果到后来有时间的话,多刷刷押题卷的选择题吧~
考研数学方面:
我的数学时从6月份开始复习的,从基础开始,从知识框架到专题训练再到最后的拔高,都非常有用。到8月中旬的时候才把数学第一轮复习结束。然后立刻开始做真题大全解。按照考试的要求,每天早上8.30------11.30做一套数学题,建议不要在做的时候看书。我当时复习完第一遍数学时,其实高数好多知识点也都忘了,然后做数学真题时,前10套也是漏洞百出,但是我还是坚持做下去了。前10年的题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比较偏基础,然后我基本上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做完,然后花一个小时总结错题,将标准答案和自己写的答案对比,找错误的原因,不懂的就去问老师。做完前十年的题后,再做中间10年题时,就感觉好多知识又都回忆起来了,基本可以在脑袋里想出整个数学的框架了。然后从08年开始的真题,我觉得就开始变难了,然后基本上是三天两套题,或者四天两套题了。我觉得难点主要是曲线积分那计算复杂了,然后选择填空题有时候会出一些没见过的新题,不知道怎样下手,以及反常积分,和级数的一些选择填空题有点晕,偶尔还会出一点几年没考过的低频知识点,大题的话我觉得还算常规。做完数学真题已经是10月中旬了。这算是数学的第二轮复习了吧!然后开始第三轮数学复习,我把30年真题中所有的错题或者不熟的题(我在做题时,如果感觉这个题不熟,但是又能做的情况,我会做上标记,然后做完后再看看这个知识点)整理了一遍,粗心大意做错的题就看一眼答案,确定自己思路真的没问题后就过,然后对于动不了手,或者反复出错的题,我就将这些题订正到自己的错题本上。然后写下总结,就是如果下次自己再遇到这种题时,第一步,第二步应该怎样做,相当于就是总结做这些题的套路。第三轮完成后,我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我的建议是一定要做张宇8套卷。虽然8套卷的确很难,但是8套卷也比较全,就是8套卷基本覆盖了所有考点,包括好多低频考点,做8套卷是一个梳理知识框架的一个好机会。我当时做8套卷的方法是一套卷子分两天做,第一天只做选择题,做完后,马上对答案,分析做错的题。选择题是每个题都重视,不会做的先放下,做完后看答案。第二天是做大题,有的太难或者太偏的大题(真题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题)我就直接放弃了,后面看看答案,了解下解题思路就行。然后考前的两个星期,我看了看李永乐的6+2,只做了他的线代部分,然后看了看概率论的题以及曲面积分。其余的就没看了。这基本就是我数学复习的整个过程了。最后数学考的分数,也比较满意。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单词在整个考研过程当中都不能停啊,从一开始背诵就不准停下,直到考研前一天为止。这时候大概是四五月份,花些时间将语法补起来,虽然有很多学长说语法不重要,不用专门复习,但是我想说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最好还是尽快复习一下语法,复习语法可是长难句的基础呀。在对考研要求单词有个大致印象后,接下来重点任务就是攻克英语阅读。阅读分为三部分,PartA、B、C。A部分就是常规大阅读(4篇文章,每篇文章5题,每题2分,共40分),B部分俗称新题型,C部分就是英译汉,B、C部分都是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阅读是英语的重头戏,总共60分,英语的成败几乎就在于阅读的成败,而A部分又是阅读的难点和重点,对于PartA部分阅读一定要多去研读真题,反复揣摩出题人的用意,考研阅读和四六级阅读的思路不一样,四六级阅读做得好,考研阅读未必能做好。要想考研英语拿高分,大阅读这里绝对不能丢太多分,20个题错误控制在5个以内较理想,最好3个以内,当然越少越好。我买的是上海交大编的《考研英语-历年真题》,暑假后期和9月就是重点做英语真题阅读,用铅笔写答案或者别在试卷上写答案,以后还可以继续做。第二遍第三遍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之前对的题目可能还会错,错的题目可能还是会错,做好心理准备,慢慢把真题,尤其是错题吃透,相信量变终究引发质变。同时做阅读要控制时间,否则考研时你很可能不能完卷,建议平时模拟时,一次做完四篇阅读,时间控制在70分钟以内。前期对英语要足够重视,每年很多人都过不了英语单科线。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论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宏微观经济的基本原理。宏观经济学要深入理解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核心指标,以及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机制。微观经济学则需把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和市场结构等内容。对这些基础概念,不仅要知道它们是什么,更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应用场景。
理论经济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工具的应用。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统计是必备的基础,特别是边际分析和优化问题,经常用于解决经济决策问题。在复习过程中,我会将经济模型与数学公式相结合,凭实际案例来加深理解。
再者,理论经济学的实践性很强,关注当前的经济动态至关重要。阅读《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权威财经媒体,了解全球经济形势和热点问题,能帮助将理论知识与现实世界相联系,提升分析能力。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复习资料。凭对历年试题的研究,了解出题人的思路和重点,熟悉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我建议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以此检验学习效果并调整复习计划。
小组讨论和教师指导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方式。凭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导师的指导则能帮助避免走弯路,深化对复杂理论的理解。
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心态同样重要。每天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这样持续高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