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有好多人说政治不难,考前背背就行了,但我的观点正好相反,而且,我觉得政治可能是你花时间复习,反而你却进步很慢,得高分可能性很低的科目。常听别人说某人政治从来不复习却考了XX分,于是自己索性也不去看了,实际上这是及其错误的方法。政治是社会科学的龙头,它的复习不是简简单单的看大纲解析、去背它,而是要去理解,多关心实事,将所学的知识和现实相结合,也许这就是社会科学的特点吧。我从7月开始看,具体的计划就是做选择题之类的;至于大题目,我在考前写了几套题,用于练手,还有就是在考前重新把知识点做了个总结。我个人觉得政治的分数有多少由你的平时的知识储备量和把大纲解析看得有多透来决定,两者大概是3:7的比例吧,所以把大纲解析看明白是很重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从3月开始看课本的,只是大概过了一下,之后就没碰过,大概到5月份开始看的数学全书,刚开始觉得看完课本有一定基础了,而且本科数学也不错,觉得全书应该不成问题,但是一接触才发现很难啃,一章节大概要两三天才能看完,刚开始是一题一题盖住答案做的,有些没有思路,有些做错了,所以挺受打击的,以至于到后来看到不会的就看答案,之后改掉了,大概六月份底认真做了一遍,但是还没有完整的体系。之后想做分阶习题的,但是发现比全书还难,没坚持几天就转战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不得不说刷了一遍全书再看复习指南就轻松多了,很多都是技巧,有些解题方法和李永乐的不同,在这里还是推荐李永乐的。复习指南就只是当做调味剂。就这样到了七月中下旬,又刷了一遍复习全书,这一次对知识有比较系统的了解,知道每条题目考的什么。第二遍刷全书的时候做了660题,虽然都是选择填空,但有些计算量比得上大题目,很有参考价值。660题刚开始错了好多,而且做到后面会发现有很多点重复考。到8月底做完了一遍660。9月份开学就没有去上课,开始刷第三遍全书,第二遍660,之后再做历年真题,从前往后做,留两年最后练手计时。做题目不要在意分数,重要的是掌握知识点。到了10月中旬,已经做完了10几份真题了,这时候买了市面上流行的张宇的模拟题,汤家凤的,李永乐的,反正能买的都买了。刷完一半就到了11月中旬,这时候开始做第二遍真题,同时准备错题本,将同类型的题目归类。十二月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也买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但是真的四套卷太难了,一提笔就不会,最后默默放弃,主要做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最后两天拿出少两年的真题练手。总而言之,书不在多,而在精。
考研英语方面:
关于单词:关于单词的问题,说法很多,有些老师会说因为考研很多时候会考熟词生意,所以你抱着单词书背是没用的,我个人觉得,词汇量的积累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你是现在就开始复习,我还是简易大家把考研大纲的词背一遍吧,不管怎么说,即使考试的时候你无法推断出它的具体含义,至少你认识,你不会慌,我建议现在复习的到6月份,把单词背完,至少80%以上掌握,到了暑假,就开始针对真题词汇,查真题中每一个生词,知道它在考试中是什么意思,并将专业性词汇分类。真题当然是必做的,但具体是哪一版本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学姐只做过这一种,所以不好做出比较。书中的每一道题都有非常详细的讲解,几乎都可以通过讲解明白每一个选项的每一处错误,并且讲解之后的方法和技巧总结也非常值得关注,需要反复理解和体会。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理论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热力学的基本定律。第一定律,也就是能量守恒定律,它是所有工程问题的基础。第二定律,尤其是熵增原理,是理解自然过程方向性和可逆性的关键。深入理解这两条定律,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将对学习大有裨益。
热力过程和工质性质是另一个重要部分。你需熟悉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了解不同工质的热容、比热等特性,这对分析热机的工作循环至关重要。例如,卡诺循环、奥托循环和朗肯循环的分析,需深刻理解这些概念并能进行计算。
再者,热交换器的设计与分析也是考试的常考点。要熟练掌握传热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辐射,理解它们的影响因素,并能够应用到具体的热交换器设计中。别忘了关注热效率的优化问题,这是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对复杂的公式和概念,凭做习题来加深理解。北京科技大学的试题通常注重基础和实际应用,所以不仅要精读教材,还要多做历年的真题和模拟题,凭题目来检验自有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团队学习也很有效。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讨论难题,互相讲解,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增进友谊。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也对记忆有很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