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商学院产业经济学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产业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今年我的政治复习启动相对较晚,大约是从十月中旬开始。对于主观题目,我主要依赖于肖秀荣的1000题,重复做了两次,还有肖8做了两遍,以及肖4和任4的大题各看了一遍。在背诵部分,我着重记忆肖四的大题多次,同时掌握了徐涛的20个必背关键点。至于任4的大题,我用它们来作为额外的学习材料。今年的政治考试,除了全球化那道题稍显不足,其他都在我复习的范围内。
我个人认为,考试大纲,也就是俗称的红宝书,涵盖的内容过于繁杂,实际帮助有限,虽然我购买了但并未深入阅读。一般来说,政治分数的主要部分是由选择题决定,通常是选择题得分的两倍。有人主张主观题可以在考前临时抱佛脚,但我认为这取决于个人情况。如果你是文科背景,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背诵经验,这种方法或许可行。而对于像我这样的理科生,我推荐尽早着手准备。在初次学习参考资料时,注意关注可能的大题考点,到做肖1000题时,可以大致浏览大题及答案,肖8则需要熟悉大题的答案,而肖4的大题答案必须倒背如流。我记忆力欠佳,因此在背诵时我会提取关键词并尝试默写重要信息,以便加深印象。
随着复习的推进,政治所需的时间会逐渐增加。我倾向于早晨和晚上大声朗读和背诵,利用碎片时间回顾客观题的知识点,以此巩固记忆。有些同学可能会焦虑,觉得时间不够,还没背完所有政治内容,但请不必过分担忧,政治成绩不会成为你考研路上的绊脚石。设定好自己的目标,比如期望的客观题和主观题得分,然后规划好学习时间和进度,你会更有条理地应对。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全书》要脑子想,用笔算,做题前分析题目的考点是什么。高数的历年真题在网上都能找到,打印下来,反复模拟。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题目简单,可是还是要予以重视的,毕竟140分的人还是少数,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简单。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清楚,等到全部做完后就会发现每年出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有心的话,可以把每一套题中相同相近的题目归整一下,思路会更加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记忆,这个非常重要,单词量匮乏对于英语考试是致命伤。考研英语主要考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翻译(英译中、作文)。单词到最后你可能拼写不出来,但是一定要认识,保住阅读理解的分是最关键的!另外推荐百词斩app,当你决定考研而不知如何开始的时候,先背背单词是绝对百利无一害的,每天100-150个,以后在做阅读的时候就会有质的飞跃。另外,我买的大绿皮,九月以前基本保持每天两个章节的背诵量,速度慢一点,要求高一点,初期会感觉很难受,但是背第二遍的时候可以每天四个章节,速度加快,要求降低,保持对单词的熟悉感就OK。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原理是理解整个经济体系运作的基础,它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关注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和企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优选;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经济活动,如国民收入、就业、通货膨胀等。这两部分都需理解和掌握供求关系、效用理论、市场均衡、经济增长模型等内容。
对微观经济学,重点在于理解并运用边际分析法,它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核心工具。对市场结构的理解也很重要,比如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不同的市场形态及其特点。消费者行为理论和生产者行为理论也是考试的重点,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
宏观经济学方面,理解国民账户的基本概念,如GDP、NDP、NI、PI、个人可支配收入等是基础。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是考试的热点。对经济增长理论,要理解储蓄投资关系,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的作用。
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首先要建立清晰的知识框架,将每个主题的概念、定理、公式都梳理清楚。凭做题来深化理解,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往往反映了命题人的思路和偏好。案例分析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你从实际中理解抽象的经济理论。
,经济学是一门需思考的学科,不仅要知识,更要学会独立思考,理解经济学背后的逻辑。例如,为什么价格会上涨?政府干预会带来什么影响?这些都是需深入思考的问题。
定期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关键。不要等到临考前才开始“抱佛脚”,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量,知识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