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材料与化工考研备考指导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复习,我不认为需要过早开始。虽然有些人主张等到大约八月十号左右政治大纲发布后再着手,但我没有采纳这个建议,我是从九月份才开始的。我的主要参考资料是《风中劲草》,不过在新版出版之前,我购买了一本二手的上年版,首先专注于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因为它内容有限且变动不大。等到新版《风中劲草》上市后,我便购入了新书以及配套的《1000题》,同时我还额外购买了《肖秀荣1000题》。我在复习时采用了一个方法:将一张纸对折,左侧列出知识点并转化为填空题,右侧则写下答案。复习时遮住右侧的答案,我发现这对提高选择题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总计整理了四本厚厚的笔记,每学完一章,就会做《风中劲草》和《肖秀荣1000题》,然后整理错误题目。尽管这种方法可能显得有些耗时,但对我来说效果显著,我能清晰记住各个选择题的知识点,并能有效排除多项选择题中的迷惑选项。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既做真题了全忘了。然后到了十月中旬该做真题了,可能中间会有一些别的事情耽误进度,所以最晚不能晚于十月末开始真题。最近15年的真题都做,留出最近几年的考前自己模拟。01年比较难,没关系。真题至少做两遍。真题作用是查漏补缺,但是也要卡着时间做,3个小时严格来。然后就是模拟题,模拟题是一定要做的!但不要迷信模拟题,想在里面找原题或者基本一样的题,不可能的。个人比较推荐合工大五套题,题是真的不错。张宇八套卷和400题太难没做,多少年没更新了。数学就是多做题,多总结,没别的。最后给大家个建议,把做题时经常犯的低级错误记下来,提醒自己。
考研英语方面:
自我感觉英语还算过得去,扎实的基础让我颇为自信。初期阶段,我每天都会投入两小时来记忆考研词汇,同时也会做一些张剑的阅读练习。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十一月,我才开始着手处理张剑的历年真题集,当然,每日的单词复习依旧雷打不动。每天一进图书馆,我就埋头苦背两个小时的单词,直到接近十点钟。我认为只要词汇过关,阅读理解自然不成问题,这样的时间投入是值得的。不过,早晨背单词不宜超过一小时,最好在九点之前完成。除了固定的单词学习时间,我得抓住零碎时段来学习,但这并不代表单词不重要,反而是需要更高效地规划时间,并且要坚持不懈地记忆,不仅要牢记词义,还要熟悉其各种用法和变形。
说实话,早起的一小时内我的精神状态并不佳,还未完全进入学习模式,这段时间用来背单词或作文挺合适的。进入十一月,我才全力专注于历年真题,但其实有点晚了,因为真题需要反复操练以挖掘其中的规律和解题思路。虽然之前尝试过一次,但到去年十一月几乎忘光了,重做了一遍效果还不错,阅读理解基本都能达到30分以上。每次做完后,我会逐句逐题仔细分析并翻译,这个过程耗时颇长。十二月,我开始背诵张剑精选的50篇热门作文,可惜实际动笔写作的机会太少,只有输入没有输出,作文能力提升有限。没有足够的实践,考场上的表现就会显得挣扎,现在回想起来,真应该每天坚持练一篇。作文这种技能确实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炉火纯青。到了后期,模拟题的练习也所剩无几,总的来说,真实的模拟训练还是太少了,未能找到临场的感觉。平时不付出汗水,战场上只会流更多的血!考研之路容不下任何侥幸心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综合”这个科目涵盖了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材料性质、制备工艺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基础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包括晶体结构、相图分析、扩散、固态反应等。这些都是材料科学的基石,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对这些知识点,我建议多看教材,做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材料性质的学习,特别是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质、电学和磁学性质等,需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和记忆。例如,凭理解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不同性质,更好地掌握其应用场景和设计原则。了解新材料的研究进展也是提升理解的有效方式。
再者,制备工艺的学习不能忽视实验环节。虽然这是研究生阶段才会深入接触的内容,但在备考时对常见的合成、加工技术如烧结、铸造、沉积等有基本了解,能帮助你构建更全面的知识框架。查阅相关文献或者实验手册,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影响因素。
应用部分的考察可能涉及到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等领域中的应用。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理解材料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的是“理解+记忆+实践”。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融会贯通;记忆是必要的,尤其是关键的概念和公式;实践则凭做题、模拟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期间,我还利用了一些在线资源,如Khan Academy、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以及各种论坛和社区,这些都对我加深理解,拓宽视野有所帮助。定期自我检测,比如每周做一套模拟试题,帮助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点,及时调整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