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学习,建议利用暑期的两个月集中攻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一部分。许多考生在后期复习中会发现马原部分较为抽象复杂,所以暑假期间应优先通读一遍。当你能够理解并解析出试题的设计意图,就意味着马原的学习已取得不错进展。关键的一环是深入剖析马原选择题的错误选项,务必在题目旁边注明错误原因,这样可以提高复习效率。进入紧张的冲刺阶段后,保持稳健策略,跟随大众步伐是明智之举,以确保成绩稳定。总的来说,不必在政治科目上过度消耗精力。
考研数学方面:
我于三月中旬启动了数学复习计划,入手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为起点。初次翻阅时,确实感到有些吃力,尤其是微积分部分,由于大学一年级学习的知识已模糊不清,重新掌握颇有挑战性,再加上全书中的习题难度超越了教材。因此,我决定从基础知识着手,逐步提升难度。第一遍研读全书较为缓慢,有时花费数小时也只能消化寥寥几页,遇到许多难题在所难免,此时不必过于焦虑,因为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如果首次通读就能解答所有题目,那就可能低估了李永乐的深度……直到六月底,我才完成了全书的第一轮阅读。
暑假期间开始了第二轮学习,由于之前打下的基础,这次的速度明显加快,很多内容我已经能熟练掌握。接着,我集中精力攻克那些尚未理解的部分,尽管不能保证全部明白,但我会尽力去争取。听课时做笔记至关重要。到了暑假尾声,我已经将全书完整地看了一遍。随后,我用几天时间回顾整理的笔记。紧接着,我购入了一本660题,在第三次阅读全书的过程中,我会在晚上挤出时间做660题的选择题。这时,由于教师已经讲解过专题训练,我发现这些题目并不像他人所述那样艰难。
考研英语方面:
我保持着每日精读一篇的习惯,全书收录了十年间的40篇阅读理解。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剖析了三次,这样一来,四个月就悄然流逝了。接着,我便开始专注于记忆作文素材,准备迎接考试。我的阅读步骤如下:首先,初次阅读时我会完成题目,并查阅并记住新词汇的英文含义,因为中文解释可能不够精确;其次,在第二次阅读时,我会再次做题,并将文章逐句翻译成中文。起初我用纸笔记录,但后来为了省事,我选择在脑海中默默转化成中文,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第三次阅读时,我会留意那些精彩的句子,打算用于写作部分。由于此时已接近复习尾声,我开始着手准备作文。至于翻译部分,其实无需额外大量训练,当你的阅读基础打牢后,只需要集中精力练习最近15年的翻译题目,掌握正常的语序以及如何将长句简洁地翻译成短句。每道翻译题价值两分,共有四个评分点,每个点半分。通常来说,答案由四个小句组成一句,据此可以推敲出合适的断句方式。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化学是一门融合了化学原理和环境保护实践的学科,它主要研究环境中污染物的存在形态、转化规律以及环境效应。你需牢牢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等,这些都是理解环境化学的基础。例如,酸碱平衡、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化学等基本概念,会在后续的环境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环境化学的核心在于污染物的行为和效应。你需了解各类污染物(如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放射性物质等)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生物体和生态系统。这部分需结合实际案例来深入理解和记忆,比如DDT的生物富集、重金属的生物积累等。
再者,环境化学也关注污染物的检测和治理技术,如色谱分析法、光谱分析法等,这些既是理论知识,也是实验技能。在复习时,结合实验操作手册,加深理解和记忆。
对学习方法,我推荐“三步走”策略:预习、听课、复习。预习能你在课堂上有目标地听讲,听课时要积极参与思考,复习则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做题和做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凭实践应用,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建议多看一些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这样不仅能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也能提升科研思维能力。组建学习小组,互相讨论,共享笔记,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