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环境科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南京大学环境科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约10月才开始准备,开始的时间比较晚,所以每天花费在政治上的时间相对较长。政治方面,我的分不高,借鉴意义不大。值得一提的是,政治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我当时做肖秀荣的1000题,第一遍,不夸张地说,三道错两道。但是,多练练,你能找到出题的感觉的。千万别放弃!!大题方面,我背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前我很焦虑,失眠,看了卷子,才发现大题并不为难学生!另外,风中劲草的第一册,拎出了要点,有些帮助,第二册是练习,第三册是答案。(我没怎么做它的练习,不予置评)。任汝芬的最后四套题,我没来得及背完。选择题还是有些帮助的。
考研数学方面:
提及数学,这无疑是让众多需要考数学的学生最为头疼的部分。既然已经决定迎难而上,那就得勇往直前,即使失败也要败得轰轰烈烈。我在十月启动了模拟测试,初期常因抄错数字、基础计算失误或混淆公式而失分达二十分左右,虽然后来有所改善,但这类问题并未彻底根除,对我而言始终是个棘手的挑战。让我简单分享一下我的时间规划,仅供参考:从三月到五月,我用了两个月时间专心研读课本,自认为理解深入后才开始接触全书资料(现在回想起来,这两个月用于课本学习或许过于冗长,但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还是会这样选择,值不值得唯有自己心里最有数)。随后,我开始钻研张宇的十八讲,到了六月底,则开始动手做张宇的线性代数九讲。
考研英语方面:
暑期期间,阅读和单词都不能停,这是考研英语学习中的两座大山,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暑假结束之后,我又看了翻译并且开始了翻译的复习。这个也是为准备阅读复习积累经验。翻译其实是一个长期积累的功夫,你想靠考前一个月短时间的突击基本不可能,每天总结几个长难句的重点,每天翻译两个句子,用时半个小时,这样一天一天的积累,不但可以让你翻译水平提高,而且对阅读理解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地理学等多个领域。扎实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你需对这些基础知识有深入的理解,比如生态系统的运作机制、环境污染的化学反应过程、地球物理过程等。这些都是构建环境科学理论框架的基础。
在化学方面,特别要关注的是环境化学部分,包括污染物的形成、转化和降解过程,以及它们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这部分需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化学动力学原理。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也是重要考点,如碳、氮、水循环等。
在物理学方面,环境物理学主要涉及环境中的能量传递、物质迁移等,如大气辐射、气候系统、水文循环等。理解并应用这些基本物理原理对解决实际环境问题至关重要。
地理学的知识则帮助从宏观角度理解环境问题,例如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区域环境特征等。这部分需结合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提高空间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首先是主动学习,不仅要阅读教材,还要广泛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实践操作不能忽视,凭实验或模拟练习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记忆、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我还建议参加一些学术讨论或者研讨会,这不仅拓宽视野,也有助于提升批判性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在准备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也很重要,要有耐心和毅力,因这是一个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