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选择题+大题:政治大题其实不好拉开差距,这样,选择题就成了胜负的关键。我对此选择的是刷题战术。还是老样子,题不拘是哪一本,关键是做。我当时用的是一本2000题,全部都是选择题,分板块章节,前面是知识,后面是配套练习,比较有针对性。我建议也是按量做,即每次完成多少。最好是量大一点,这样后面轻松。我大致是刷了两遍,重点能有三遍。刚开始错的很多,但是相信我,只要你认真做了,后面飘红一定会逐渐减少。另外,我建议从九月份就开始复习政治,太晚了难免手忙脚乱。政治大题我采取的就是狂背。以肖秀荣老爷子的四套卷为核心(押题准有目共睹),辐射其他的,一定要背的足够熟练,起码每题的知识点一个不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让你到了考场上,似曾相识,如有神助。
考研英语方面:
首要任务是词汇学习。当然,这适用于所有人,除了那些特别抗拒的同学。不过,记忆单词并不意味着机械地死记硬背,而是要有策略。按照认知程度,单词可分为未知、熟悉但不精通、以及非常熟练三个类别。对已掌握的词汇,不需要过多重复,只需了解其应用场景;遇到熟悉但不熟练的词汇,必须重点攻克,因为它们往往是成败的关键,可以通过定期复习来强化记忆。至于全新的词汇,如果你像我一样有强迫症,那么最好记住它们。但如果只是为了考研,做到能识别就够了。完成几次考研单词书的复习后,应转向真题中的词汇,特别是阅读部分,整理并反复记忆其中频繁出现的词,尤其是那些含义因上下文变化的词,务必牢记。对于完形填空、翻译和新题型,关注过去五年的单词。
其次,阅读理解至关重要。有人认为阅读得分乘以二大致等于你的英语总分,虽略有夸大,但相差无几。对于提高阅读,我坚信实践出真知,即精读历年真题。我可以诚实地告诉你,我至少精读了15遍阅读理解,泛读无数次,有些篇章甚至能倒背如流。尽管如此,我在最后一次考试中仍然错了两道题,那是因为我反复修改最终仍选错。我没有将真题保留到最后测试水平,我认为这样做可能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但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决定。解答阅读题目时,务必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据,并记录出题者常在哪里设置问题以及他们喜欢提出哪种类型的问题。例如,若第21题对应第一段第二句,就在题号旁边标注"P1-②",这样复查时会更有条理。
接着,写作不容忽视。我通过背诵优美的文章来丰富素材,小作文只需满足所有要求,而大作文的重点在于条理清晰,紧密围绕主题。至于完型填空、翻译和新题型,多做真题是最佳策略,我也没什么额外的经验可以分享。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西方哲学,这是一个深度和广度并存的领域,涵盖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的各种流派。我认为理解其核心在于把握历史脉络和主要思想家的观点。例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实证主义,康德的先验与经验的结合等。要深入阅读原著,尤其是关键篇章,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等,这能帮助直接接触哲学家的思想精髓。参与讨论和撰写读书报告也是提升理解的有效方式。
科学哲学则更注重逻辑分析和批判性思考。需理解科学知识的性质,科学理论的发展,以及科学实验的角色等问题。波普尔的可证伪性理论,库恩的范式转变,费耶阿本德的相对主义等都是重要的研究视角。我会推荐读一些基础教材,比如《科学发现的逻辑》和《科学革命的结构》。尝试应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实际的科学问题,比如气候变化、量子力学等,加深对科学哲学的理解。
在复习策略上,我建议定期做笔记,整理思维导图,将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网络化,有助于记忆和理解。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掌握程度。找到一个好的学习群体,共同探讨问题,互相激励,这对备考的帮助极大。
至于时间管理,我通常会把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解和消化知识点,再进行适量的练习。毕竟,哲学重在理解,不仅仅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