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化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化学学院应用化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是我最不担心的事情,配合着1000题和历年真题。我前半段做了数不过来的选择题,能找到的2000年后的题基本都做了一遍(选择做着也快,这是想得高分必要的积累)。后半期我边看易错或者已错的选择题,边看大题材料。我是觉得理解胜过背诵的那类人,我会买来肖和任的题,对比分析他们的答案是从什么角度分析这个问题的,他们的分析角度还有哪些不全面的地方,对照马哲教材的不同章节点,都可以做出一些新的分析点。本着找到答案不足的目的去看,本身视角就会比较高,记忆的反而会更多。也许你有时候做多了卷子,看多了主观题答案,会发现,好像一个事例,好多好多分析角度和方法论都可以用来分析这个问题。那么没错,遇到这种问题我的建议就是你能联想到的方法论和观点,全都列出一点,写到卷子上就好。我们的政治考试,你真的不需要担心自己会不会答跑偏啊,是不是答了6、7点有可能有一两点跑题啊?其实你完全不用担心,判卷人只怕你答的不饱满不立体,不会因为你联想到的知识点多而扣你分。最近几年考研政策的趋向,就是想给考生更大发挥的自由,看出来这个趋势,你自己的复习应该更能得心应手。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有一定的基础,建议初期阶段将重心放在数学上,随着进度可以逐渐减少投入的时间。从7月开始,我每天大约投入4至5小时来复习数学。直到10月初,我已经完整地过了一遍全书和36讲,初次接触可能会觉得吃力,但这很正常,持续学习就会渐入佳境。接着在10月,我做了660题,并挑选了1000题的一半来做。虽然1000题有些题目较为偏门,但如果时间和能力允许,挑战一下也是有益的。进入11月,我专注于过去30年的真题,每套题大概用2到2.5小时,每天完成1到2套。强烈推荐真题训练,因为它是关键所在。12月,我重新做了30年真题的第二轮,并且练习了几套模拟卷,每天早上限时1小时左右,不过我没有详细解答大题,而是专门用近两年的真题来练习解题步骤。对于模拟题,我个人并不是特别推崇,它们很难复制真题的氛围,我只是在完成了所有想做的真题后,挑选了几套模拟题作为补充练习。另外,保留几套真题在最后一周使用,能帮助保持答题状态。数学复习需要持续性,每天都应有所练习。
考研英语方面:
我并不善于记忆词汇,总感觉这过程单调乏味,缺乏动力。不过,有的同学热衷于跟随朱伟的恋恋有词或者别的教师学习,各有所好。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个人的方法。我一开始就投身于历年真题的阅读练习,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试题开始,最初确实感到吃力,几乎每道题都答错,难免会挫败感重重。然而,在这个阶段,正确率并非关键,关键是能逐渐熟悉考研英语的主题类型和高频词汇。单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出现能让我印象深刻得多。我坚持每天精读一篇文章,尽管进度缓慢,但无需焦虑,随着时间推移,速度自然会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基础化学部分,理解和记忆是关键。这包括原子结构、分子间作用力、酸碱理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你需深入理解这些概念,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各种化学问题中。例如,理解氧化数的变化规律对解决氧化还原反应题目至关重要。定期回顾和做题强化记忆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
有机化学需你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掌握官能团的性质和反应机制,如醇、酚、醚、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和反应,这些都是常考点。我建议凭绘制反应路径图来帮助记忆,将每个官能团的转化过程可视化,这样更清晰地看到反应之间的联系。
再者,物理化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公式。热力学第一定律、吉布斯自由能、化学动力学速率方程等都是重要考点。这部分内容抽象,但理解了背后的物理意义,就能更好地解决问题。我会推荐使用实例分析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例子相结合,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题能力。
实验技能也是考察的一部分。虽然不是笔试内容,但在面试中可能会被问及。熟悉基本的实验操作,如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仪器分析等,了解其原理和步骤,能显示出实践能力和对化学的全面理解。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强调的是系统性和针对性。系统性是指要按照知识体系进行复习,确保没有遗漏;针对性则是按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找出常考点和难点,集中精力突破。适当的休息和运动也很重要,保持好的身心状态更好地吸收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