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中国语言文学系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太久准备政治是没有效率的,因为知识的记忆容易消退。我是将近十月才开始着手准备的。我会专注于选择题,用蒋中挺的《800题》和肖秀荣的《1000题》来训练。我倾向于规划学习进度,确保每天都按计划完成任务。在十一月之前,主要精力放在选择题上,务必弄懂所有不熟悉的领域。我几乎做了两遍选择题,关键是要深入阅读!彻底理解错误的题目,将解析直接写在原题旁边。历年真题主要是为了理解题型,但题目不会重复,所以做一次就够了。大约进入十一月,我开始关注大题,特别是从真题中挑选出来的大题,仔细研究怎样回答才能切中要害,取得高分。接着,我开始做蒋、肖的模拟题,肖秀荣的《四套卷》和《八套卷》是必备的,同时结合最新时事去背诵大题。今年,肖老师在大题上的预测相当准确。不过,大题无需过于焦虑,留到最后一个月集中背诵就可以了(我自己当时因为时间紧张,只剩十几天下手)。政治的关键在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这会直接影响你的分数,与他人拉开差距,所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理解先行,然后才是记忆!另外,北京地区的公共课评分标准较严,政治成绩关乎能否进入理想的学府。因此,绝对不能轻视政治复习。我的复习材料包括讲义、命题人的1000题,到了十二月,做四套卷的时候,我会用分析题来锻炼,不需要一字一句抄写答案,列个大纲,标出知识点即可。就这样,我进入了考场。不过,坦白说,我觉得自己的准备并不充分,心里没底,最近五年的选择题真题都没做。所以,你们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我这种状况,多做一些选择题真题是非常有益的。
考研英语方面:
词汇至关重要!如果不掌握词汇,你将无法理解含义,更别提解题了。在一战期间,我从三月到六月专心致志地研读了红宝书,之后的学习变得相对容易,逐步加快复习速度,从每月一次,到二十天,再到十五天,依此类推。一战总共背了七遍,二战则是三遍。考研的过程中,背单词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记不住的词,可以记在小巧的笔记本上,避免携带厚重的词汇书,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至于单词书的选择,不必过于纠结,内容大致相同,无论是绿皮书、红宝书或其他版本,挑选一本,坚持从头背到尾,效果必定相差无几。我在十二月份报名参加了六级考试,便是如此实践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作文(A)”,我认为它并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个展现思维深度和个人风格的平台。备考时,我注重了两个方面:一是广泛阅读,二是深度思考。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包括古代诗词、现代散文、小说等,以此来丰富自有的词汇库和提高语言敏感度。我会定期选取一些热点话题或哲学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尝试写作,这样既能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提升论述文的深度。每次写作后,我都会反复修改,精益求精,这是提升文章质量的关键。
“语言基础”这部分,我主要从语法、词汇、修辞三个方面入手。语法是语言的基础,我凭系统复习语法规则,强化了对句子结构的理解。词汇积累则需日常的点滴积累,我坚持每天记忆一定数量的新词,也复习旧词,保持词汇的鲜活。至于修辞,我凭分析经典文本,理解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等,使我的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在实践中,我发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比如,我会在阅读中应用新学的语法知识,或者在写作中尝试使用新的修辞手法。定期模拟考试也非常重要,它能帮助熟悉考试节奏,掌握时间分配,以及及时调整答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