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备考注意事项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接下去是练习环节,初次接触1000题时,不必畏惧错误的数量,我当初有些章节的错误率高达50%,真是让人备受打击……不过不用担心,我们要认真理解每道错题的答案解析,寻找教材中相应的原文(实际上,大部分都能在教学大纲中找到原文或相似表述)。做好标记,对那些易混淆的部分进行区分整理,并提取关键点。对于模棱两可的多选题,也要特别标注,以便后续复习。每天在学习新知识之前,迅速回顾一遍前一天的错题。等到第二次通读教材并做1000题时,你会惊喜地发现正确率已提升至95%!
考研数学方面:
我是理工科出身,可能从小数学思维还可以,在所有功课中算是学的可以的,但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感觉高等数学学的糊里糊涂,我数学复习的周期和强度一直很大,因为数学分值很大,而且会就会,不会就不会,分数差距会很大,所以一定要重视,我3月份开始复习,由于实在基础太差,就先学同济大学的教材(两本绿色的),学完一章后,做课后习题,做完对答案(网上有),坚持就好,做完后基本到了五月份,就开始做全书,如果有些还是看不懂,再翻同济的教材,这样比较快。到了九月中旬,就可以做真题了,刚开始做真题时,可以按照内容做,做完一遍后,可以再开始一遍真题,这一遍就很快了,过完后,再开始整套整套地按年份做真题。这时候要有一个真题的错题本,把错题都整理上去,分析错误的原因,是概念问题还是计算问题,一定要认真对待,因为这些问题完全会出现在考场上。到11月中旬就可以做模拟了,这时候张宇和李永乐的模拟会陆续出来,但是切记,做模拟题一定是在你把真题做烂,做透,至少三遍,甚至五遍以上,才能开始做模拟题。等到12月份要回归真题,重新回答真题的感觉中,毕竟模拟题和真题还是有一定差异的。冲刺就是开始真题了,我买的张宇30年真题。
考研英语方面:
刚开始准备考研就定下计划,不管多忙,每天必须三个小时英语。因为英语这个东西感觉太重要,感觉一天没看都会有点生疏。四、五、六、七月,我就系统地学习,并主攻真题,做完了精读每一篇,两天背一篇阅读,四个月背多少算多少,每天做两篇阅读。我不喜欢看词汇书,所以只是在阅读时看见后面有解释的才背一下,真题上不认识的全部自己查出来背,根据句子来背单词。四个月把真题弄了两遍后开始做专项练习,买了一本完形填空掌上通,五天把20篇做完并精读了,做题刚开始时错的很多,做到后面就觉得做完形填空很有感觉了。用的翻译练习是自己总结的,写得真的超赞的!!~先分类进行了翻译的技巧和知识点讲解,配有10多篇翻译练习,我感觉难度很大比真题难一些,句子和文章都很难理解,很多都读不懂完全不知道如何翻译,每天做完都感觉是到外星球遨游了一圈。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把这本书搞完,配合着老师的讲解,掌握翻译的要领,收获颇丰~感觉我英语阅读的质变就是在做完这本书后发生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涵盖了晶体结构、相图、扩散、凝固、塑性变形、断裂力学等多个主题,这些都是理解和研究材料性能的基础。对晶体结构,理解布拉格定律和空间格子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你理解材料的各种性质。掌握不同类型的晶系和对称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相图部分,你需深入理解各种相图,如铁碳相图,因它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广泛。理解各区域的相态、稳定性和转变条件,能够帮助你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作出判断。熟练绘制和分析相图也是考试的重点。
对扩散和凝固,理解扩散机制,如Fick's定律,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如温度和浓度梯度,是关键。在凝固过程中,了解液-固界面的形成和生长,以及固溶体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原理,有助于你深入理解材料制备过程。
在塑性变形和断裂力学方面,要熟悉位错理论,包括位错的类型、运动和交互,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理解材料的断裂模式,如延展断裂和脆断,以及断裂韧性的概念,这些都是材料失效分析的重要知识。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的方式。确保你真正理解每一个概念,不是死记硬背。凭做实验、看实例来加深理解。定期复习并做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把握考试方向,提高解题技巧。参与讨论组或找导师答疑,你在交流中发现自有的盲点,进一步巩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