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机与环境工程考研复习方法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机与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不必提前过多规划,因为它并不紧急,况且时间也不允许。待到官方大纲发布后着手准备也是绰绰有余的。在政治复习初期,通过跟老师的课程,我理解和掌握了大量知识点,无需过分依赖机械记忆。政治科目的大题部分差异不大,真正的分水岭主要在于选择题,尤其是多项选择题。我在7月开始,每当学习英语和专业课程感到疲劳时,会用半小时来浏览政治内容,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这样每天不需要为政治花费大量精力,但随着时间推移,到了9或10月,开始专注于背诵笔记,并辅以1000题的练习以及回顾讲解要点,效果显著。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部分可以从七八月份开始复习,先从课本下手复习,也学了不少解题技巧,之后配合考点复习,顺便做好自己的笔记,留待以后回看。高数的历年真题打印下来,反复模拟。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题目简单,可是还是要予以重视的,毕竟140分的人还是少数,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简单。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清楚,等到全部做完后就会发现每年出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有心的话,可以把每一套题中相同相近的题目归整一下,思路会更加清晰。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英语我还是有心得的。我的英语不好,经过大半年的学习下来,可以说,英语我是准备时间最充分的,也是最系统的,首先是单词,我把考研中经常出现的3200多个单词背得烂熟(个人觉得背5500没必要,有些根本不会出现,背了也白背),方法就是把97-13年的阅读理解整理出来,然后把不认识的单词写在本子上(千万不好写在单词旁边)。算起来这70多篇阅读我至少做了3遍。这样单词我也背了,阅读理解也会做了(要知道得阅读者得考研英语)。最后我的阅读理解基本上是一篇错一个甚至全对。然后是翻译,个人觉得翻译也很重要,并不是因为它的分值,而是因为会做翻译,那么你的长难句的问题就不大了,而长难句是贯穿整个考研英语的。我的翻译是先跟着老师学语法,然后做真题,97-13年的翻译我做了两遍,可以说第二遍的收获是最大的。接着是作文,作文很重要,占有30分,对于作文范文还是要背几篇,我由于最后没什么时间了,所以作文就整理出两个通用模板,然后让老师给修改了一下,在考场结合题目自己发挥了。总结的经验就是作文还是要定时练练。剩下的完形填空和新题型,个人觉得这些没必要花时间,做好了前三部分,这两部分不会很差。总的来说就是真题要好好把握。
考研专业课方面:
"热工基础"是一门涵盖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的基础课程,它在人机与环境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理解和应用热力学原理对理解和优化环境控制系统至关重要。理解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原理),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先从教材入手,扎实掌握每一个定义和公式。比如卡诺循环、熵变、焓变等基本概念,以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这些基础知识需反复推敲,做到烂熟于心。
流体力学部分,如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理解和应用是难点。这部分需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尤其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如何运用伯努利定理分析气流特性,或使用欧拉方程求解流动问题。
再者,传热学包括对流、辐射和导热三种方式,其中黑体辐射和傅里叶定律是最核心的内容。理解并能计算各种边界条件下的热传导和对流换热问题是考试的重点。要关注实际工程中的例子,如空调系统中的热量传递,这有助于加深理解。
我强烈推荐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凭做题,你了解考试的风格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
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尝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你会发现热工基础的魅力所在。理论联系实际,真正领悟到这门学科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