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力学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力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这里主要说一下我的教训吧,一是:教材不可忽视,就那本考试大纲,这本书其实才是根本,如果你有时间去看那些所谓的押题,还不如把书上的重点看看,语言怎么组织,还有思路,这样考试时候遇到任何真题都不会傻眼。二是:时间把握要合理,不要觉得政治就是考前看一看,背一背政治押题就可以了,大家如果有时间千万要合理规划,提早着手,不至于到最后手忙脚乱。第三:因为我主要选择的教材是肖秀荣的,但是最后四套题是肖秀荣和任汝芬的都买了,我觉得他俩的最后四套题各有自己的好的一方面,大家借鉴即可,不必死记硬背。另外,关于肖的1000题,大题我没有看,但是选择题我觉得只能用作对书上知识的复习,跟考研真题完全不是一个套路啊,大家做的时候要理性思考,不要太依赖。
考研数学方面:
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复习资源中,挑选出优质的材料能使学习效率倍增。李永乐编纂的《复习全书》以及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以其详尽的解析,将考研所需的全部知识点清晰呈现,确保考生明确知道考试的重点,避免无效努力。这两本书籍在阐述每个知识要点后,紧接着提供相应类型的题目,再配以实例练习,有助于考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考试大纲的要求。
考研英语方面:
投入大量时间钻研历年试题,每两日研习一篇,如此进度,整年试题在一周内勉强能完成。考虑到中途需要适时地调整休息,整个过程占据了我两个多月的时间。即便临近尾声,我对真题的重视仍未减退,精读与背诵仍是每日必修课,而做练习题则总是安排在其之后。对于作文,我选择了《王江涛考研-英语满分范文背诵》,大小作文各熟记十篇。此外,坚持每周实战演练,渐渐消除了我对写作的恐惧。至于阅读速度,考研英语考试总计三小时。我计划分配时间为:大作文和小作文共需50到60分钟,阅读五篇文章耗时100分钟。剩余的20分钟,10分钟用于完形填空,另10分钟留给翻译。我的答题顺序是:先大作文,然后阅读,接着小作文,再来是完形,最后是翻译。
考研专业课方面:
力学基础,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工科尤其是航空航天领域的基石。它主要涵盖了静力学、动力学、流体力学等内容,涉及到力的作用效果、物体运动规律以及能量守恒等多个核心概念。掌握力学基础,不仅需理论知识的积累,更需具备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
对静力学部分,理解并熟练运用牛顿三定律至关重要。要能够分析复杂系统中的力平衡关系,特别是空间力系的问题,这需扎实的几何和代数基础。了解虚拟功原理和动能定理,这些工具在处理平衡和稳定性问题时非常实用。
动力学部分,重点在于理解和应用动量矩定理、角动量定理及动能定理。质点和质点系的动力学问题,如碰撞、振动等,是常考题型。达朗贝尔原理和拉格朗日方程在高级动力学中扮演重要角色,虽然难度较大,但一旦掌握,将极大地提升解题能力。
再者,流体力学的内容则包括连续性方程、纳维-斯托克斯方程、伯努利方程等。理解和运用这些基本方程,能帮助解析流体流动现象,尤其在空气动力学中有广泛应用。流体静力学和理想流体动力学的知识是基础,粘性流体和湍流的理解则需更深的理论研究。
学习力学,除了理论知识,实验和实践同样重要。凭模拟实验或实际操作,直观地感受力学现象,加深理解。定期做题和复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我建议你积极参与学术讨论,阅读相关文献,这样不仅能拓宽视野,也能及时了解到力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力学并非孤立的学科,它与数学、物理、工程等多领域紧密相连,跨学科的学习会你对力学有更全面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