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历史学系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华东师范大学世界史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国庆假期买的政治书,也在这时候报名的考研班,书买的就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买了大纲红宝书,这一本我翻都没有翻开过,个人觉得看精讲精练配合着做1000题就行了。十月份把政治过了一遍,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我政治基础很不好,高中是理科生,而且真的很不擅长答政治题,就是我会写很多很多,但是貌似都写不到点子上。主要看选择题。1000题第一遍做完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我第二遍才开始总结错题,整理选择题错题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比较后悔应该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整理,第二遍整理完已经12月了,来不及再过第三遍,就只能不停看错题本。主观题我完全就是背四套卷,考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的,希望大家考前两星期开始吧,因为比想象中多很多。我就是想着,不就是四套卷子嘛一周肯定背得完,但是我直到考试入场前一秒还在背…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不算高也不算低,和政治一样处于一个比较稳当的程度。我的英语听说能力极差,六级不过堪堪飘过,但读写能力还不错,这或许得益于我有时候会浏览一些英文网站或者看一些英文新闻。我认为,考研英语的难不仅仅在词汇和语法上,还有用英文语言进行逻辑思考的能力。因为有的时候文章和题目你都看懂了,但依然做不对题目。当然,首先词汇是基础。我用的单词书就是俞敏洪主编的乱序绿皮单词书。当然其实用什么单词书差别不大,关键是要坚持背下去,不能偷懒。而且后期主要是从真题里面背诵单词,单词书是前中期使用的。英语真题的重要性不需多言。我用的就是历年真题超精解。同时拿到张剑的真题黄皮书,作为对照和参考。真题我一开始就上手做了,并且一开始就选了最难的2010年真题上手(结果相当惨烈……)。说这个是想说,这几年的英语都比较简单,但我们备考要做好考最难英语的准备。阅读的话,我一开始错误率蛮高,大概错七八个的样子,后来分析原因,发现我喜欢用固有的逻辑解题,而不是从文中找答案。而考研英语的题目是不能想当然的选答案,必须要从文章里面找出答案(多数是对正确选项的变形)。后期我阅读的错误率就能保持在五个以下(这是第一遍的错误率,第一遍以后真题作为自我检测工具价值就大大降低了)。长难句的话,我认为其实真正要求弄懂长难句的题目是翻译,而阅读对长难句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大致能推测出句子的意思即可,因此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对付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即可。从第二遍开始,真题更重要的是分析,哪些单词不熟悉,哪些短语搭配频繁出现,哪些圈套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跳进去……这些都是通过一遍又一遍的做题发现的,反正具体做了几遍我也没有统计,就是翻来覆去的练习。阅读做到最后是一看到第一句话就知道一篇文章的大概意思和题目。作文是我的弱项。因此我花了比较多的时间。王的作文大概是从九月底开始看和背诵。我主要就是背了真题的作文,大概有十几年的真题这样子,其他的押题作文也没有背,因为时间实在来不及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历史的脉络至关重要。历史学基础不仅仅是记忆一系列的事实和事件,是要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深层逻辑和历史演变的规律。你需将每个时期的历史事件放在其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思考,去探究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如何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广泛阅读是提升历史素养的有效途径。华东师范大学对历史的理解并不仅限于教科书,它鼓励阅读原始文献和学者的研究论文。我建议你不仅要读教材,还要阅读各种历史专著,尤其是那些关于世界史的经典著作,如汤因比的《历史研究》,布罗代尔的《文明史纲》等,这些都能帮助你深化理解和拓宽视野。
再者,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也很重要。历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学科,需有条理地整理和记忆。你尝试建立一个时间轴,把重要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标注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这样既有助于记忆,也能你看到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实践性的学习也不能忽视。你尝试做些小型的历史研究项目,比如选一个历史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小论文。这个过程会帮助你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对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
持续的复习和自我测试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定期回顾笔记,做一些模拟试题,检验学习效果,找出盲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