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中师大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华中师范大学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只看了一套教材——肖秀荣的全套。肖秀荣的已经很全了,他的教材是按照时间顺序不同依次出的,所以,什么时间看什么教材,怎样看,你就完全跟着他走就行。政治很多人都说不用很早看,10月份开始就行,我强烈反对这种观点,政治一定要早看,因为政治很大分值都是选择题,单选还好说,多选异常痛苦,错一个就是全错。为此你需要扎实的基础,每个知识点你得照顾到,最先开始的一定是政治,把命题人精讲精练看透,反复看,吃透,选择题没有必要铺天盖地记忆,最重要的是理解,在理解基础上再看书,并加以必要的选择题练习,把选择题拿下,政治你基本上就成功了。到了后期,就是到了背诵大题的时间了,那个时候,肖秀荣会出一本小册子,里面大概30页左右吧,着30页和选择题不太一样,这就要求你必须熟练背诵了,背的滚瓜烂熟,就是和你高中背历史、背政治一个熟练程度,同时,加大对选择题的练习,寻找感觉,前期你可能选择题会错很多,到了后期一定尽量避免出错,不管是应该错的还是不应该错的,都尽量不要犯,因为选择题错很多很容易打击你的自信心,保持一个良好的做题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到了后期。总之,选择题的答题技巧是多看书,多翻书,早复习,基础巩固扎实。大题的做题技巧是该背的一定要背熟,灵活运用,政治就一定可以得高分。参考书上只备了肖秀荣系列。肖秀荣系列很有体系。时间充足的可以按着肖秀荣系列的出书顺序购买,买一本看一本。时间不充足的买《精讲精练》或《知识点提要》、《1000题》、《形势与政策》、《8套卷》、《4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务必深入探究考研英语的真实试题!不宜提前过多地练习,以免后期缺乏练习材料。我从五月末才开始涉足真题阅读,起初专注于2005年至2020年的阅读,每日两篇。我会记下遇到的新词并写下它们所在的句子,以加深对词汇语境含义的理解。第一轮主要是为了适应题型,感受真实考试的阅读理解难度。完成这八年的阅读后,为了保持学习节奏,我又迅速做了1997年至2004年的阅读,同样记录生词,但不太关注准确率,毕竟这些年的命题风格与近年有所不同。进入七月中期,我开始了第二轮真题阅读的深度研究。这次,我每天处理四篇阅读,接下来四天每天详细分析一篇,参考黄皮书的解析。由于时间充裕,我把每篇阅读的原文都打印了两遍,一份调整了行距方便逐句手动翻译,对照解析后在我的打印版上做笔记并定期回顾;另一份保持原样,用于整理题目,将题目和其对应的文章内容裁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这个过程耗时耗力,每天只能完成一篇,但对于后续的真题复习非常有益。如果时间紧迫,不建议采用此方法。暑假期间我完成了这个庞大的项目,对考研英语阅读的模式有了深刻的认识。十月至十一月初,我再次回顾了2005年至2020年的真题,此时我前期的打印资料和真题笔记本起了关键作用。十一月中旬至十二月上旬,我印制了英语答题卡,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进行全真模拟测试,如同之前那样仔细研究真题,整理题型,只是省略了手动翻译的步骤。剩余的时间里,我不断查看之前的真题阅读笔记和错题,特别关注那些难度较大的阅读。这样算下来,我对真题阅读大约进行了四五轮,所摘录的真题词汇也依据记忆策略反复背诵了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来看看公共基础科目——英语。英语的学习需长期积累,不能一蹴就。我每天都会固定一段时间阅读英文文章,提升词汇量和理解力。做真题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近十年的考研英语真题,要精读每一篇,研究每个选项,理解出题人的思路。写作部分要注意构建自有的模板,多练习模拟题,形成自有的写作风格。
接下来是政治。政治复习的关键在于理解和记忆。我会先通读教材,了解基本框架和知识点,凭做题来巩固记忆。阶段,我会关注时事热点,结合书本知识进行预测,这样既提高答题的时效性,也能增加得分点。
专业课方面,《文化产业学》和《专业综合》需深度理解和广泛阅读。对《文化产业学》,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理解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建议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这将有助于你从更广阔的角度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专业综合》可能涵盖多个领域,如文化经济、文化政策等,这就要求要有较强的跨学科阅读和思考能力。我通常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阅读一定篇数的专业论文,并做好笔记,提炼关键信息。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还注重自我调整,保持好的心态。遇到困难时,我会与同学讨论,或者找导师教,避免陷入死胡同。定期进行模拟考试,检测自有的学习效果,及时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