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南京大学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应当依照考试大纲来学习,并且要做大量的1000题,尤其是错误题目,需要反复练习。接着,在10月份开始关注形势与政策,到了11月,要进行8套卷的训练,而12月的重点则是研读4套卷,并且要尽力背诵。期间,肖秀荣老师的书籍也是很好的参考资料,按照这样的学习计划,政治得分理想应该是可以实现的。最后,对于考前的押题,我不建议过分倚重某个知名专家的预测,关键在于你自身的理解和积累,相信自己的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考研数学方面:
3-6月份是基础阶段,课本教材一定要认真过一遍,这个阶段不建议刷大量的题目,课本知识过一遍现在都五月了,建议买本考研数学大纲解析,可以再熟悉熟悉一下考研的知识点,如果进度快的话,可以看看复习全书,6-10月是强化阶段,我刷大量的题目参考资料选择张宇十八讲,汤家凤1800,李永乐四件套660,可以按按知识点刷题也可以按章节来刷题,总之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时期可以选择性的做一些拔高题,扩大一下解题思路,大约用两个月内刷完,进入8月份要开始做些真题,如果自己学的还可以那就从87年开始刷题,如果感觉自己学的弱些那就从05年往后刷,在十月份之前真题要刷一遍。10月份以后至考研前12月份要整理真题题型,归纳总结真题。11-12月冲刺阶段,这个时期在看一遍全书,过一遍知识点,另外要准备模拟考试了,市面上模拟题很多(汤家凤八套卷、李永乐八套卷、哈工大超越数学八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只背单词,不要去刷阅读之类的了,基本没用,单词背住了,自然就读起来顺畅,什么解题技巧没有足够的单词支撑都是白搭,我用的知米背单词设置一天80个生词,一天背20-40分钟不等,事实上到考前也没过完一遍,但和背之前相比,单词量还是有显著提升,用扇贝的人很多,但我对比了一下更偏向知米,背单词要注意的是,汉语表达里常用的意思,英语要格外重视,而某些比较特定性的,尤其很多冷门名词,不认识也不要紧,我考前英语没做题,没写作文,直接带着脑子里模糊的单词印象上,我相信大家也都有这种体验,一个单词摆在你面前,很容易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但告诉你汉语意思,你却很难说出英语,所以,背单词完全不用在意拼写,只需要记得它大概长啥样,看见能想起来是它就行,作文用到的词汇其实不多,所以有拼写障碍,换用简单点的表达凑和就好,不要瞎写,我这招作文会得分比较低,但前面的题会很轻松,总结,英语要写出漂亮的作文,需要很深的积淀。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球科学概论”是一门涵盖地质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综合学科,它要求对地球的结构、演化、动力机制以及与其相关的各种自然现象有全面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理解地球的四大部分——地壳、地幔、地核和大气层的基本特征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深入理解板块构造理论,了解地质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冰川时期、大氧化事件等,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对岩石和矿物的识别,需掌握基本的显微镜观察技巧,并能按其形态、颜色、硬度等特性进行分类。地震波传播原理和地质年代测定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识点,它们帮助解读地球内部的秘密。
气候系统和气候变化也是考试的重要部分,要理解全球气候模式,包括季风、洋流、厄尔尼诺现象等,以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也需关注,因它们反映了地球科学的社会责任。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非常重要。先从宏观角度把握整个地球科学的大纲,再逐步细化到每个子领域。实践操作,如实地考察或实验模拟,能够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多阅读科普文章和学术论文,既能拓宽视野,也能提高专业素养。
定期做题和复习也很关键。凭做历年试题,你了解考试的题型和难度,找出自有的弱点并及时补充。复习时不仅要回顾知识点,还要尝试将各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形成网络化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