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考研备考要点与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国家安全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套书+风中劲草+临门一脚时候的肖4任4和20天20题政治只信肖秀荣,肖秀荣谁用谁知道。不过1000题比较偏基础,风中劲草就是进阶版,两本都不可偏废,基本把这2本的正确率刷到90%以上,考试的时候客观题能稳拿40分(楼主高中理科,无政治基础,这次客观39,主观只有33,有点低于预期)政治属于相对低投入高产出的科目,高投入不意味着高产出,所以政治宜早期看书熟悉内容,大纲出来之后每天2小时选择题即可。最后一个月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肖四任四20天20题,最推荐的肖4,简直是业界良心!任4陈题比较多,20天20题看看就好,如果有余力也可以做做其他老师出的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一的时候学的高数就是用的自己学校出的,虽然不是很权威但也基本没有错误,用起来感觉比同济的舒服,毕竟自己以前用过,轻车熟路。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包括政治也是这样,习惯而已。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因为你考研做题时也是不经意间的错误。其实这些细节无关重要,只是考研时有些神经质了都,细节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提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老师给总结冲刺资料翻翻,不想做,只看他划重点的题,嘿嘿。
考研英语方面:
许多考研的学生都致力于背诵英语单词,同时常感叹尽管投入大量精力,记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这里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观点。毫无疑问,词汇是英语复习的基础。在备考初期,确实有必要通过单词书籍来反复熟悉单词。这背后的原因是,我们的英语词汇积累已相当有限,毕竟大学期间很少有人能保持高中时的学习强度。因此,扩充词汇库是当务之急。即使经过两三轮背诵后可能觉得收效甚微,但实际上,我们肯定还是记住了一些单词的。这时,我建议通过阅读来巩固记忆。这样既能拓宽阅读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又能在实践中不断接触到考研中常见的高频词汇。(不是词书中每个单词都会出现,但有些确是考点中的常客。)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国家安全学的学科框架至关重要。这门课程涵盖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深度和广度。你需构建一个全面的知识体系,了解各个领域的基本概念、重要理论和国内外动态。
对政治安全,要深入理解国家政权稳定、领土完整等核心问题;军事安全则需关注国防建设、军事战略等内容;经济安全涉及国际贸易、金融风险等,需有经济学的基础知识;科技安全侧重于科技进步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文化安全则要探讨文化多样性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社会安全则包括公共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这部分可能需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掌握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国家安全学不仅是理论研究,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在复习时,不仅要熟记理论,还要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安全事件中,凭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
再者,持续关注时事热点。国家安全学是一门紧密联系现实的学科,国内外的重大事件、政策变动都可能成为考试的内容。定期阅读权威新闻媒体,参与学术论坛讨论,都能帮助你把握最新的国家安全议题。
有效的时间管理和自我测试也是关键。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每天分配一定时间给每个部分,保持复习的连贯性。定期做模拟试题,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