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航空发动机研究院材料与化工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与化工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八月份开始看徐的超级红宝书,仅当阅读材料;1000题的做法是先凭印象做一章题,看对应一章,之后凭印象检查所做的题,对答案,看讲解,这一阶段完成后基本对政治整体和选择题出题位置搞清了。而后红宝书出现,读红宝书——真心难读,看了之后各种困,好在前期工作有一定积累,读起来还算通畅,看过之后再来一遍并画出自己认为的重点;之后买的小草,看要点,看了两遍,对应着上述1000题做法来了一遍。之后小草的要点一遍,做过的错题扫一遍。基本到了最后一个半月,各种模拟题蜂拥而至,半个月的模拟题磨炼,完了就是背时事、看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开始阅读书籍,首选的是同济大学出版的第三版高等数学,尽管推荐版本为第六版。我认为第三版已充分满足需求,内容更为精简,因为某些知识点并不在考试范围内,无需全面覆盖。我个人认为第三版的版面布局更清晰,而第六版的小字体密密麻麻,看起来令人头疼。因此,我选择了前者作为学习资料。初次通读时,我主要完成了书中的例题和部分课后习题(通常是挑选奇数或偶数题,因为它们往往属于同一类),旨在大致掌握知识框架,让自己心中有数。
考研英语方面:
在对考研要求单词有个大致印象后,接下来重点任务就是攻克英语阅读。阅读分为三部分,PartA、B、C。A部分就是常规大阅读(4篇文章,每篇文章5题,每题2分,共40分),B部分俗称新题型,C部分就是英译汉,B、C部分都是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阅读是英语的重头戏,总共60分,英语的成败几乎就在于阅读的成败,而A部分又是阅读的难点和重点,对于PartA部分阅读一定要多去研读真题,反复揣摩出题人的用意。要想考研英语拿高分,大阅读这里绝对不能丢太多分,20个题错误控制在5个以内较理想,最好3个以内,当然越少越好。暑假后期和9月就是重点做英语真题阅读,用铅笔写答案或者别在试卷上写答案,以后还可以继续做。第二遍第三遍做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之前对的题目可能还会错,错的题目可能还是会错,做好心理准备,慢慢把真题,尤其是错题吃透,相信量变终究引发质变。同时做阅读要控制时间,否则考研时你很可能不能完卷,建议平时模拟时,一次做完四篇阅读,时间控制在70分钟以内。前期对英语要足够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综合”这个科目涵盖了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材料性质、制备工艺及应用等多个方面。基础知识的理解至关重要,包括晶体结构、相图分析、扩散、固态反应等。这些都是材料科学的基石,需深入理解并能够灵活运用。对这些知识点,我建议多看教材,做笔记,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
材料性质的学习,特别是机械性能、热力学性质、电学和磁学性质等,需结合实际案例来理解和记忆。例如,凭理解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不同性质,更好地掌握其应用场景和设计原则。了解新材料的研究进展也是提升理解的有效方式。
再者,制备工艺的学习不能忽视实验环节。虽然这是研究生阶段才会深入接触的内容,但在备考时对常见的合成、加工技术如烧结、铸造、沉积等有基本了解,能帮助你构建更全面的知识框架。查阅相关文献或者实验手册,了解具体的操作步骤和影响因素。
应用部分的考察可能涉及到材料在航空航天、能源、电子等领域中的应用。这部分需关注最新的科研动态,阅读相关的研究论文,理解材料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上,我强调的是“理解+记忆+实践”。理解是基础,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融会贯通;记忆是必要的,尤其是关键的概念和公式;实践则凭做题、模拟实验、讨论等方式进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期间,我还利用了一些在线资源,如Khan Academy、Coursera上的相关课程,以及各种论坛和社区,这些都对我加深理解,拓宽视野有所帮助。定期自我检测,比如每周做一套模拟试题,帮助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点,及时调整复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