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南京师范大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肖老师的教材按时间一本本出来,各位可以关注一下动态;《精讲精练》是厚书与配套题目,题目对考试没有参考性,都是细节题,只是助于对内容加强记忆;真题是宝贵的财富,要重复多遍地做,主要掌握出题的风格和答案选项的特征;4/8是比较贴近真题的模拟卷,考研真题可能出现的地方,大家应熟练掌握,尤其是4。《基础题》是我觉得还需要继续练习巩固才自行另外买来做的。蒋的题目稍微灵活点,我做的时候错误率挺高;他后期关于时事之类的分析教材内容也很多很长,背诵起来有些困难,但是覆盖面还是比较广的,如果大家时间充足可以参考。
考研数学方面:
对于很多人来说,数学无疑是一大难题,尤其是那些需要跨越学科备考数学的文科生。我是在前年12月份开始着手准备的,计划在上半年内读完教科书并通览一遍综合复习书籍。下半年的重点则是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来演练历年真题。课后练习不必全部做完,但每种题型都要熟练掌握。李永乐的复习资料备受推崇,建议上半年能完整过一遍。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先回溯课本基础知识。期间,若有些定理或公式遗忘,记得随时查阅课本,这是上半年的学习目标。如果你觉得看综合复习书籍吃力,不妨先巩固教材内容。进入下半年,关键是要定时做真题,比如数学考试安排在早上,你就应在早晨模拟实战,每天一整套。初期可能会感到困难重重,但要迅速找出不足并改进,情况会逐渐改善。数学从2005年至2020年的真题至少要做两到三遍,若有余力,可以尝试1992至2004年的题目。不过,对于大部分同学而言,专心做好2005年至2020年的真题,熟记课本中的定理和公式更为重要。
考研英语方面:
我参考的是唐静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这本书包含了历年的真题,并且解析十分详尽。由于我早期的主要任务是记忆词汇,压力不大,所以我提前开始了翻译的学习。从四月中旬起,我每天手动翻译过去一年的五句试题(跳过最近三年的),然后比照书中的解析校对,并自我反思,找出个人的弱点和常犯的错误,从而逐渐理解考研翻译的基本要求。到了八月,我进行了第二轮翻译训练,特别针对易错部分加强练习。到了十一月底,我启动了第三轮翻译,这时我对之前的题目和正确译文已相当熟悉,于是我主要集中在攻克错题上,尤其是那些我个人经常出错的地方,必须给予高度重视,错误的地方需要反复琢磨和修正!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涵盖了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以及数据处理和应用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基础理论是至关重要的。例如,必须深刻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知识,包括坐标系统、地球形状模型等;,对空间定位原理,如三角测量、GPS定位等要有深入的理解。
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同样重要。在测量学中,需熟悉各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如水准仪、全站仪、RTK等,并能进行实地操作。这需不断练习,凭实际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现代测量技术,如遥感、GIS等,也需有基本的操作能力,凭模拟软件进行训练。
再者,数据分析和处理也是测量学的重要部分。需熟练运用相关软件,比如ArcGIS、AutoCAD等,进行数据导入、编辑、分析和制图工作。这部分的学习建议结合具体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推荐“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学习法。先从书本中理解和记忆基础知识,凭实验或模拟操作将理论落地,再回归理论,用实践中的问题反哺理论理解,形成良性循环。多做题,特别是历年真题,有效检验学习效果,找出自有的弱点,针对性地加强复习。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也很有益。每个人的思维方式不同,集思广益帮助从多个角度理解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