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机械工程考研备考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资料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八套卷与四套卷,蒋中挺五套卷,任汝芬四套卷。政治我是暑假七月开始学习的,前期先刷1000题,刷三遍,目的是打基础,为接下来做肖秀荣四套卷与八套卷做准备。第一遍做的比较慢,不会的好多,答案后面标注了页数,对照精讲精练去查知识点,每天看你标注的知识点,不用看其他,继续刷题。第二遍明显感觉做题会加快,同时配套着精讲精练的知识点,刷第三遍时注重看精讲精练。这项任务完成后你会发现你的体系建立起来,做题知道知识点在哪一部分,不留死角。接下来放弃1000题,肖八、蒋中挺五套卷刷三遍,每天两套。最后是任汝芬四套卷、肖秀荣四套卷,同样是一天两套。刷题时回看你的错题,即使答对的印象不深刻的题也要看。现在政治考试更加灵活,仅做肖秀荣的题远远不够,多刷选择题能见识更多题型,不仅仅拘泥于某一位老师的出题风格。考试前一星期做一做前两年或三年真题选择题,感受一下考研题出题风格。真题不要去纠结某一答案,考研热点年年变化。肖秀荣四套卷做完后开始背政治大题,这时候离考研约2周,天天背四套卷大题,其知识点覆盖比较全,涵盖热点多,是答题的理论基础。如果考研大题风格发生变化,大家同处同一起跑线。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我认为重读教科书并非必要之举,既费时又可能偏离考研的实际需求。直接采用复习全书更为高效,我个人发现通过解题来学习比单纯阅读更能提高理解力。数学占据了考研总分的大部分,初次复习需仔细,初期可能会学了就忘,这是正常的。我选择的参考资料是李正元的红色封面复习书,张宇的高等数学十八讲,以及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如果时间允许,在全面复习两遍之后,可以先尝试做近二十年的真题,但保留近几年的题目作为最后的模拟练习。在考试前的最后一两个月再重温一遍。关键在于实践,多做题是提升数学能力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记忆是关键其实除了背了2500个单词,我英语几乎是裸考上阵的,不过我英语底子还好。英语词汇量的要求是5500左右,我想像大家介绍我的方法,坚持两个月,单词绝对没问题。前提要求就是坚持。第一步:拿到单词书,把里面认识的单词全用红笔划掉(别心疼书,留着难道还要准备再考一年啊),一般情况下,这样大概能划掉2000--3000左右,而剩下的单词就是我们需要重点记忆的部分了。第二步:准备扑克牌大小的硬纸片,每天抄写100个生单词在这样的硬纸片上(只抄写单词,不抄写汉语意思),大概每天抄写4张,每张25单词。然后每天花2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记忆这些单词(会有点痛苦)。第三步:按照第二步坚持一个月左右,会抄写出120张卡片,大概3000的单词。也就是将这3000单词记忆了一遍。但这只是第一遍,因为此时你会发现第一张卡片上的单词你又几乎全忘记了,没关系,接下来需要做的是将卡片上的单词记忆第二遍。此时把单词书扔一边儿,拿着卡片记单词,不记得的再回到单词书中查。有了第一遍的基础,第二遍大概需要15天左右,然后是第三遍10天左右,然后是第四遍。两个月的时间绝对能让你记住绝大部分的单词,让你在做阅读的时候畅通无阻。这个方法我用过之后觉得很不错,我就是这样记住了几乎需要记住的单词,记完单词之后练习阅读,你会发现几乎很难再遇到不认识的了,阅读障碍去了,英语也就容易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综合是一门涵盖广泛的科目,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等核心领域。对理论力学,理解力的平衡和运动分析至关重要,尤其是动静力学方程的应用。记得要深入理解质点和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并熟练掌握虚拟功原理。
材料力学主要研究材料在受力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应力、应变、强度、硬度、韧性等基本概念必须牢固掌握,要能应用胡克定律解决复杂应力状态的问题。了解屈服准则和断裂力学也十分必要。
再者,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你需熟悉各种常用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如连杆机构、齿轮机构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设计计算。对机械零件,比如轴承、螺纹、键联接等,其工作原理、选原则及失效形式也是考察的重点。
机械制造工艺则涉及材料加工、切削原理、金属热处理等内容。理解不同加工方法的优缺点,掌握工件精度、表面粗糙度、生产效率等参数的控制,以及热处理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这些都是必备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大于记忆。多做题,凭实例来加深理论的理解,定期复习巩固知识点,避免遗忘。利用网络资源,例如在线论坛、学术论文等,帮助你拓宽视野,理解学科前沿。团队学习也很重要,互相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料,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