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师大天文系天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堪称最经济实惠的科目,通常从九月起始复习。尽管大纲解析具有绝对权威性,但其编排不够人性化,字体紧凑且缺乏突出重点,所以推荐购买一份精简版的重点速记手册,比如肖秀荣的必背手册就很不错。对于选择题的训练,肖秀荣的1000题是个好选择,首次使用时用于梳理知识框架并做好标注,第二次再深入记忆。接近考试的前几天,回顾错题能有效提升选择题的解答能力。11月中旬会涉及时事政治,我推荐风中劲草的资料,大致浏览两遍,此时考试的关键点就会十分清晰。接下来,在考前大约20天,市面上会出现大量的模拟试题,其中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值得推荐,它的预测精准,答案解析也清楚明了。在最后冲刺阶段,大题的热点部分需要疯狂背诵,我当时把肖秀荣的题目背了至少五遍。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头是阅读和新题型和作文。而翻译和完型则是有余力尽量做的题型。考研英语阅读和四六级从出题思路上将可以说是两个极端。四六级考泛读,要的是你阅读的速度和准度。考研英语阅读考精度,考的是你阅读的准度和深度。所以用复习四六级的题海战术的思路来复习考研英语的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从这层意义上讲,张剑150篇这种书就真的很鸡肋了。但是很多人还是陷在原来的惯性思维里出不来,考前各种纠结练习册的正确率,我只能祝他们好运了····。所以,复习一切都应该围绕精读进行。张剑的黄皮书做的比较中规中矩,这里推荐丁晓忠的超精解系列。张剑的黄皮书注重对试题进行解读,也就是解释为什么这个是正确答案。但是在解题思路上,丁晓忠的明显更胜一筹。新题型分值在英语中占据了10分,并且每年的题型也不固定,但总的来讲分为三种题型:排序题、选小标题、7选5题型,这三种题型大家都需要做练习。虽然新题型相对来说题目较少,但是英一的只需要做英一的新题型,同时参考大纲样题即可。但是需要多做几遍,至少三遍吧,这样可以加深做题思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量子力学,这是一门描绘微观世界的理论,其核心概念包括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不确定性原理等。理解这些概念需一定的数学基础,如线性代数和微积分。我个人觉得,把握住"观测改变状态"这一基本思想是关键。对这部分的学习,建议多做题,凭实例去理解抽象的概念。深入阅读教科书和经典文献,比如费曼的《量子力学讲义》,能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奇妙的世界。
普通物理,这门课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现代物理等内容,是对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全面梳理。对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及其应用是基础;热学中的分子动理论和统计物理需理解概率和统计的思想;电磁学则要熟练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光学部分,波动光学和量子光学都是重点;现代物理,尤其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基础,也是必考内容。学习普通物理,除了理解概念,更要重视公式的应用,多做习题,熟悉各种问题的解题思路。
在复习过程中,我发现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将每个章节的关键知识点、公式以及例题整理成笔记,方便随时查阅和复习。定期回顾也至关重要,避免学到后面忘记前面的内容。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工具。凭模拟考试环境,你了解自有的弱点,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研究历年真题你熟悉考试风格,预测可能的考点。
我想强调的是,虽然这两门课程理论性强,但不要忘了实践的重要性。尝试参加一些科研项目或者讨论小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会更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