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科目的考试中,应对策略是关键。客观题主要依赖于阅读教材和大量练习,而主观题则需在考前进行全面且狂热的记忆。关于考试技巧也值得一提。我个人的政治成绩算是中规中矩,但我对此已经感到相当知足。时间管理至关重要,我将大约半小时用于解答选择题,然后全力以赴地解答大题。然而,由于对哲学和历史大纲的题目把握不足,我决定把它们留到最后,结果前三道大题耗费了过多时间,导致这两道题只能匆忙且简略地作答,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到相当满意了。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单词是基础。单词一定要背(一些个别同学排除),但绝对不是死背,每天拿着单词书,一个读一分钟的这种做法我非常不提倡,用我们系主任的一句话是:这种蠢方法看着就心疼。单词分三种来记,分别是完全没见过、见过不熟、很熟,对于已经很熟的单词就不用背了,耽误时间,只需熟悉用法以及在那种文章里比较常见即可,对于那种见过但是不熟悉的就要着重背,因为那是你的软肋,这种单词往往是要么不出现,要么出现就致命的,所以一定要熟记,可以以天或是周为单位来巩固记忆,而对于那种完全陌生的单词(我有强迫症,对于我来说我是一定要记下的),如果纯以考研为目的的话,我个人不建议背诵,混个眼熟就行。考研单词书过了几遍之后,就要放一放,开始入手真题上的单词了,最主要的是阅读里的单词,把真题的阅读单词整理出来反复记忆,尤其是总是出现的,且其意思因语境而与平时记忆中的意思不同的,一定要熟记。对于完型,翻译及新题型中单词要着重看近5年的。单词就磨叽到这,不明白的再问吧。其次,阅读是关键。有人说你的阅读分数再乘以二基本就是你的英语分数,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八九不离十。对于阅读,我的方法就是,做真题。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阅读真题,我精读了至少15遍,泛读了无数,有的文章我甚至都背下来默写下来,最后阅读还是错了两个(那两个正是我犹豫了好久改了好几次结果还是改错了),我没有留着真题说什么等到最后测验一下,我觉得那样有点浪费资源,不过大家可以视情况而定吧,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习惯不同。阅读的问题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出处,总结一下出题人经常会在什么地方出题,出一些什么类型的题,我习惯标出段落以及为每段中的每句话标上号,在做题的时候,比如第21题是在第一段第二句,那就在21题旁写下P1-②,这样检查的时候比较有条理。再次,写作不要拖后腿。写作我就是多背背美文,积累一下素材,小作文把要求都写出来就行,大作文就是要调理清晰,紧扣主题就行。最后,完型翻译新题型的话,就是多做做真题,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言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城市规划基础"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理论部分包括城市规划的历史演变、基本理念、法规政策等,这部分需有扎实的记忆力,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我个人的方法是凭阅读经典教材,如《城市规划原理》等,结合案例分析深入理解。实践部分则涉及到具体的规划方法和技术,如GIS的应用、城市设计等,这部分需动手操作,多做练习,凭参加校内外的规划设计比赛来提升实战经验。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更广泛,涵盖了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例如,地理学中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经济学中的城市经济分析,社会学中的社区发展理论等。这些都需有广阔的视野和跨学科的理解能力。我的建议是,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比如《地理学视角的城市研究》、《城市经济学》等,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关注最新的城市规划研究动态,比如学术期刊上的论文,这会帮助你理解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
对复习,我推荐使用“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全面扫盲,广泛阅读,构建知识框架;第二轮精读细读,深挖知识点,理解并记忆;第三轮模拟训练,凭历年真题和模拟题进行实战演练,查漏补缺。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至关重要,定期休息,适当运动,保证身心健康,高效学习。
至于复习资料,除了教材,还参考同济的授课讲义,网上公开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师推荐的参考书目。利用论坛或者研友交流,获取更多的学习心得和解题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