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师范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从9月份开始复习政治完全足够,因为每年的政治大纲都有些微调,所以即使是初次考研的同学,9月启动复习也是适宜的。我的政治基础并不牢固,所以在大纲公布后,我仔细研读了一遍,并按照马原-思修-史纲-毛概的顺序,每读一章就做对应的1000题。我在单独的笔记本上记录答案,避免直接在书上标记,确保每个题目对应的知识点能在书中找到。我会使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在书上标注错误题目的知识点,这个过程相当耗时,直到10月底我才完成1000题的第一轮。接着,我开始了第二轮,这次依然不在大纲上复习,继续在笔记本上答题,并用红圆珠笔在大纲中标注第二次犯错的题目。我发现有些题目会反复出错,但这很自然,但相较于第一次,正确率明显提高。当我在11月中旬完成第二轮时,我决定在11月前完成第三轮。第三次,我直接在书上做题,省去了抄题号的步骤,感觉十分高效。第三轮的准确度显著提升,因为我对第二轮的记忆还很清晰。我还是用新颜色的笔在大纲上标出第三轮的错误,这样我就有了一个根据自身弱点定制的大纲作为最后冲刺阶段的参考资料,至此,1000题的任务告一段落。
进入12月,我开始做肖八和肖四,这是检验实际能力的关键时期,这两份模拟卷的题型与考研一致,难度相近,有助于调整状态。如果时间紧张,肖八的大题可以选择略过,但最好浏览一下,因为在当年的考试中,马原大题恰好来自肖八的某一套,几乎原封不动。强烈推荐完整地完成肖四的大题并熟记答案,尽管每年的命中率有所变化,但通常至少有一题能中。那年我居然中了三题!考前的准备除了背诵肖四大题,还要多回顾大纲,重点关注那些满载笔记的重点内容。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的强敌,因为我没有学习英语的天赋,可以说对英语并不敏感。我从4月份左右就开始准备英语,因为我觉得英语对于我来说是个持久战。大概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4—6月份),侧重点是背单词,这是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可以说它贯穿了我们考研的始终。单词书用一本就可以,我用的是红宝书,那本厚的大概背写了3遍,之后一直用的是那本薄薄的小本,一直背,每天都在背单词。刚开始可能比较慢,大概保证一天两个小时的单词背诵,这时可以结合着96年之前的真题练手,注意一定要重视真题,珍惜真题,也可以偶尔做作黄皮书的阅读多少篇,对错不要太在意,多积累单词。每天保证至少两篇的阅读理解。第二阶段(6—10月份),这一阶段单词差不多记完了,所以要侧重阅读理解,但是单词还是每天都要背,需要40分钟左右。最好保证每天下午做一套真题,一定要认真分析真题,每一个单词都不可落了,还有里面的长短句都要搞懂,如果有精力,背诵几篇经典的真题阅读就更好了。其实这一阶段已经在提升你的翻译能力了。第三阶段(11——12月份):每天大概20分钟熟悉一下单词,每个星期做一两套真题就可以了,要把握时间。到最后时间紧张,每天可以只写一两篇阅读就可以了。另外练习一下完型、翻译、新题型,还有自己把热点话题练习一下写作,可以找同学互改一下,也可以背诵几篇范文,然后形成一篇自己的模板作文会更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是一个涵盖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科目。理解并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是关键。我建议首先要精读教材,把握每一部分的基础概念和理论框架,凭做历年真题来巩固记忆,理解这些理论如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关注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也是必要的,凭阅读学术期刊或者参加相关讲座来拓宽视野。
“现代教育技术”更偏重实践和技术应用。这需不仅了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还要掌握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平台的使用等实际操作技能。我推荐学习时,除了课本知识,也要凭在线课程、实验操作等方式提升动手能力。例如,尝试自己设计一个教学课件,或者熟悉一种教育软件的使用,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为未来的教学工作打下基础。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构建思维导图非常有用,它能帮助我把繁杂的知识点梳理清楚,形成系统性的认知。定期自我检测,如模拟考试,及时发现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好的时间管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保证高效学习的重要因素。
我想要强调的是,虽然考试成绩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热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只有真正热爱,在备考过程中保持持久的动力,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持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