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法律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法学院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南京大学法律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大规模准备政治考试并不理想,可以偶尔浏览精讲精练,练习一下1000题,初次尝试推荐使用铅笔。待到九月政治大纲发布,就可以抛弃精讲精练,专心研究大纲,最好是学一节做一节的1000题,以巩固记忆,否则容易遗忘。在做题过程中,对于频繁出现的重点知识,可以尝试记忆,为解答大题目积累素材。十一月的重点则是掌握答题策略,并确定一部分需要背诵的内容。概括来说,关键在于多做题。选择题部分,主要测试大纲知识点,小部分涉及时事。反复阅读教材,逐渐亲近并理解这些知识,之后针对重点进行记忆。后期可尝试整理每章的结构和要点,用大、中、小括号构建框架,以此辅助回忆每个知识点,这样就实现了从繁到简,再从简到繁的理解过程。当然,这需要一定的自我学习和总结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由于我的英语底子薄弱,六级考试历经多次才勉强通过,所以我早早地开始了英语学习。初期,我专注于基础阅读,并从图书馆借了一本考研英语乱序词汇书,每日坚持不懈地记忆,风雨无阻,有时中午和下午也会抽出时间,尽管不如早晨专注。这本词汇书我大约翻阅了五六遍,其间还尝试过使用星火的词汇书,它按照单元划分,建议制定一个实际可行的任务清单,规定每天需完成一定数量的单元,并在几周内完成一轮。任务量不宜过大或过小,务必量力而行。随着第二遍、第三遍的复习,你会逐渐体验到进步带来的满足感。单词书虽不能过度依赖,但我认为拥有一套系统的单词学习工具对提升英语水平非常有益。此外,大家或许也知道,在文章中记忆单词能帮助更好地巩固。
至于阅读理解,我首先做了1994年至2004年间的试题,每篇至少做了两遍,大约每轮有五六十篇文章。做题时,尽量不查阅生词,尽快给出答案并记录下来,完成后再核对答案,回头学习生词、理解句子、段落及整篇文章。如果是真题,需要仔细研究;若是模拟题,则不必太过较真。我只用了少量的张剑编的模拟题,大部分是在临近考试时做的,因为模拟题的质量参差不齐且难度偏高,今年的实际考试难度就跟我认为的模拟题一样让人望而却步,甚至让我产生了放弃的念头。
重点掌握阅读和词汇就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想要全面准备,可以在七月份之前浏览一下作文、翻译、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个人直到十月才开始大量投入精力在作文、翻译和新题型上,尤其是作文,实话实说,我觉得稍显滞后,因为在后期的模拟考试中,这些部分给我带来了不少困扰。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这门科目主要考察的是对法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大纲涵盖了民法、刑法、宪法、行政法等多个领域,知识点繁多且深度要求高。我认为,关键在于理解法律的精神和原则,不仅仅是记忆条文。例如,在民法中,要理解权利义务的关系;在刑法中,要深入理解犯罪构成要件等。每天定时复习,做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凭历年真题训练,熟悉题型和解题思路也是必不可少的步骤。
“法硕联考综合”则更侧重于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包括英语、政治和逻辑推理等部分。英语部分,阅读理解和词汇是核心,建议每天坚持阅读英文文章,积累词汇并练习长难句分析。政治部分,需关注时政热点,理解和记忆重要理论,凭看新闻、读教材和做模拟题来提升。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查逻辑思维能力,凭做一些逻辑题进行训练,提升逻辑分析和判断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自我调整心态也非常重要。面对大量的学习任务,保持冷静,合理安排时间,做到有计划、有目标的学习,避免焦虑和压力。定期进行模拟测试,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帮助适应考试节奏。
我要强调的是,无论哪个科目,都不能忽视实践应用。法律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尽可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案例分析中,会加深理解和记忆。我常凭参加模拟法庭或者讨论实际案例来锻炼自有的法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