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航理学院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尽管我的政治成绩不算突出,但我仍想分享一下复习策略,或许对你有所帮助。我大约在8月底大纲解析发布后启动政治复习,主要参考资料包括大纲解析、肖秀荣的1000题、八套卷、四套卷、才逸八套卷和风中劲草。首先,我会仔细阅读大纲解析,每一章节配以一章节的肖秀荣1000题客观题(由于此书需反复使用,建议避免直接在书上书写)。作为理科生,学习政治对我来说是个挑战,起初读不懂书,做题也一头雾水,只能强迫自己坚持,第一遍看完仍感困惑,不知所云。第二次阅读时略有改善,这回我把重心放在1000题中的错误题目上,理解答案解析,并用不同颜色的标记笔在大纲解析中标注出每道题对应的知识点(单选和多选分开)。如此一来,第二遍结束后,书上布满了标记,明确了考试的关键点,再看书就清晰多了。接着,我不断做1000题以巩固知识点,解决所有不懂的地方。进入10月,模拟试卷开始发售,我会立即完成其中的客观题,以此评估复习效果,错题要格外留意。到了12月,我开始准备主观题,熟记肖秀荣的四套卷,尤其重视八套卷,但由于后期记忆压力大,20天20题只背诵了一部分。我认为背诵模拟卷主观题的目的并非期望原题重现,更重要的是它们能提供答题思路,许多表达可应用于多种题目,考试时稍作调整就能应用,因此对于主观题不必过于焦虑。
考研数学方面:
过去的三个月里,我一直专注于数学学习,但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的数学基础薄弱,我在提升精确度方面仍然遇到困难。我认为这可能归因于练习的数量不足。对于数学,我的理解是需要构建框架并归纳题型。鉴于我的能力有限,我选择了专题的方式来总结题型,大部分的大题都能涵盖在这类总结中。这次我会将复习全书完整地过两遍,真题也要刷两遍,所有的总结都基于真题。快速得分的关键在于投入大量时间在那些经常出现的题目上,必须明确重点,深入理解这些重点。区分重点与非重点的标准就是历年真题。考研数学涉及的知识点比高考更为繁杂,而复习时间又相对短暂,无法做到每个知识点都钻研得很深。我推荐使用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它的条理清晰,习题量适中,可以让你有多余的时间反复研读。至于真题,我建议采用李永乐的版本。不断练习、思考、联系和记忆是提升的关键。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能力中等偏上,不算突出也不算差。四级考试我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先后尝试了三次才顺利过关,这主要归咎于我过度的自信心导致我没有充分备考,直接参加了裸考。后来我痛定思痛,决定专心复习,这才成功通过了四级,并且一次性高分通过了六级。分享四六级的经验是因为在准备考研时,我曾担忧四级六级未过可能会影响复试或与导师的沟通,但实际上,虽然不及格并非致命问题,但达标无疑会给个人成绩增添亮点。
我在背单词方面选择了朱伟的《恋恋有词》,这是受到他人推荐的结果。的确,背单词是个枯燥的任务,如果你有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选择一本适合自己风格的单词书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刚开始接触英语真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和挫败,因为那时可能是词汇量不足,文章理解困难,题目也解答错误,这段时光无疑是最艰难的。但一旦度过这个阶段,你将逐渐能够理解文章并正确答题,所以对于英语基础稍弱的人来说,关键在于持之以恒,持续努力就会看到进步。
今年对于英语作文,起初我跟着朱伟的小黄书背诵,但发现并不完全符合我的需求,于是我改为每周写作两篇来锻炼自己,实际考试中感觉表现尚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普通物理涵盖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物理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基础知识都是构建后续理论的基石。例如,牛顿三定律、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基本原理在力学部分至关重要;在电磁学中,电场、磁场的概念以及它们与电流、电荷的关系需深入理解。对这些基础概念,需凭阅读教材、做习题来巩固,并尝试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去解释它们,这样能帮助更好地记忆和理解。
重视公式推导和应用。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公式不仅仅是为了计算,更是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比如麦克斯韦方程组在电磁学中的地位,或者薛定谔方程在量子物理中的核心作用。推导公式不仅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在遇到复杂问题时灵活运用。要多做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如物理模型的建立、解题步骤的设计,这对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非常有帮助。
再者,实践操作不可忽视。尽管普通物理主要依赖理论知识,但实验环节同样重要。凭实验,直观感受物理现象,验证理论,增强动手能力。南航的实验室设施完善,提供了好的实践平台,我建议大家积极参加实验课程,亲手操作,这将使理论知识更加鲜活。
定期复习和自我检测。物理知识体系庞大,遗忘曲线是存在的,所以定时回顾和复习是必要的。做一些模拟试题,检查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薄弱点,及时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