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交通运输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同济铁道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院交通运输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考完政治后,感觉选择题的表现可能只是普通水平。不多赘述,重点分享一下我的复习资料。我遵循了肖秀荣老师的建议,使用了《精讲精练》配合《1000题》(做了两遍)、历年真题、《八套卷》和《四套卷》(因其权威性)。此外,我还阅读了石磊的《保命三十五分》,它对常见错误进行了简洁的归纳(不同老师对此看法各异,关键看个人喜好)。在备考后期,我用《风中劲草》来系统地记忆知识点。考前,我做了很多预测卷以保持做题手感,市场上的题目质量良莠不齐,无需过于在意正确与否,关键是要维持答题的感觉。对于大题部分,主要依赖真题、肖八和肖四,通过查看答案、总结并背诵。政治学习不用过早开始,多读多记是王道,因为有时候直觉也很重要,而且时事政治至关重要,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
考研数学方面:
我采用的方法相当直观,可以概括为四字原则:海量刷题。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我按照既定计划研读选定的大部头教材。到了真题和模拟题阶段,我几乎尝试了所有市面上能找到的试题集,包括张宇的二十周年真题合辑、最后八套卷,以及李永乐的经典400题(尽管已多年未更新)。我在两个月内坚持每天一套题并进行深度剖析,总计完成了60套题目。有一点经验值得分享:过度刷题而忽视基础可能导致选择题错误频发,所以我建议大家务必深入理解教科书中的定理。
考研英语方面:
对于考研英语,大家应该有所了解,它的要求和四六级完全不同,有的同学可能靠着高中的老本一次性通过了四六级考试,但你未必能通过考研英语。有些人四六级没过,但他通过对考研英语的复习,照样能取得好成绩。所以,成功机会总是会偏向那些有准备的人的。我大概是从大三下学期三月份开始复习英语的,用的资料是绿皮版的词汇书,王若平的考试虫系列(长难句,大学英语语法讲座和练习)。在三月份到六月份,我主要是背单词和学习长难句为主。在这个阶段一定要学习长难句,不能纯粹的背单词,要长难句中记单词,这样不易忘记。有可能的话,要背诵长难句,也可以为以后的写作积累句子。考研单词很重要,尤其是一词多义和熟词辟义,注意总结和积累。到了七月份,我开始着手做真题第一遍,平均三天一套。推荐资料张剑英语黄皮书。每做完一套都要认真分析,看看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出题人的意图的分歧,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选这个答案,试图每一道自己做错的题都要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当然,这个时侯,还不能忘记背单词和长难句。每天早上拿着真题读文章,一遍一遍的读,读到看到汉语意思能复述下来为止,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不仅加强了你的语感,而且还记住了单词。可能在炎炎夏日,你会坐不住,还苦苦的背单词,但你想一想你的伟大梦想,这一点算什么,咬咬牙就挺过去了。一定要坚持,坚持,不要看别人,复习了一遍又一遍,心里慌张,那是为自己增加心理负担,坚定地走自己的路,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就这样,暑假就过完了,到九月上旬吧,开始第二遍,主攻阅读理解和翻译。把近10年的真题阅读理解重新做一遍,每一篇文章每一个句子都划分句子成分,每一个长难句都搞透。还要坚持在真题中背单词,注意重复出现的单词意思。因为每次看到翻译我都心生胆怯,所以我必须努力克服,就把近10年真题的翻译文章,从头到尾翻译了一遍,几乎每一篇都需要1个小时,不过到后来,收获是巨大的,句子和单词经过你的翻译,很多都记住了。一定要有耐心!!就这样一个月又要过去了,进入了10月份了,我就开始着手准备作文了,大家都清楚,英语重在作文和阅读理解。以前考四六级的时候都是考前一两天背模板,谁知道到考场上什么也用不上。为了在考研作文上取得好成绩,必须提早准备。我买了一本英语高分写作,然后开始每天背诵一篇真题作文,积累句子。坚持每天晚上默写早上背的作文,必须做到这篇文章深深地印在你的心里才可以,这样,你才能在考场上运用自如。坚持背到12月份,然后开始复习所有以前背过的,重复记忆。然后再隔几天背一些辅导班老师预测的热点作文就可以。在这期间不能放弃真题,坚持真题第三遍,从宏观上把握阅读理解,对文章进行分段,对段落进行分层,对选项进行分析,总结做题方法,针对问题,怎样定位,寻找答案等等。我是在第三遍的时候开始做新题型和完形填空的。在考试中力争不能在这一块丢分。对与完型,大家多积累词汇,加强文章逻辑型训练就可以了。在12月以后,主要是稳定住自己的水平,千万不能丢英语,可以隔几天做一套题,防止考场手生。我就是12月份以后做的少,考试有点生,导致心态不太好,希望大家在后期一定要安排好复习计划。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设计”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如力学、材料学、结构分析等,也有大量的设计实例需理解和应用。对这门课,我认为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关键。例如,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需牢牢把握。
深入理解各种机械设备的设计过程和方法。比如齿轮、轴承、连杆机构等常见机械部件的设计,不仅要知道其设计步骤,更要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设计,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部分内容凭阅读教材、参考书,甚至是参与一些实际的机械设计项目来加深理解。
再者,计算能力的训练必不可少。机械设计中涉及到大量的计算,如应力分析、强度校核、寿命预测等,这些都需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和计算技巧。我建议大家平时多做一些相关的习题,提高自有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实践经验同样重要。有机会,尝试参加一些机械设计的比赛或者实习,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你会发现很多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真正明白。模型制作和三维软件的应用也是提升设计感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方式。
复习过程中,我推荐使用“复习-练习-反馈-调整”的循环模式。每次学习一个知识点后,都要凭做题或案例分析来检验理解程度,按反馈结果调整学习策略。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率,又能及时发现和弥补自有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