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动力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动力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动力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学习方面,初次考研失利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我对政治科目的准备不足。和其他考生一样,我也曾疯狂地搜集各种备考经验和联系前辈求教。普遍来说,身边的考研前辈们都没有因政治而困扰,他们通常将主要精力集中在专业课程和英语上,认为随便记一下政治就能轻松拿到七十分以上。于是,我也轻视了政治的学习,每天草草地翻阅几页就自欺欺人地以为复习过了。然而,在考试当天,当我拿到试卷时,彻底傻眼了。不仅多选题无从下手,就连单选题也让我感到困惑,每一题似乎都认识,却又无法确定正确答案。政治考试结束后,我预感今年的考研将会以失败告终,心情无比沮丧。
针对政治复习,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我开始认真对待,购买了一本选择题背诵手册,每天固定时间记忆重要考点。经过两个月的坚持,我逐渐找到了做政治选择题的感觉,脑海中构建起了各部分的时间轴和事件链,解题能力显著提高。此外,大量刷题同样关键,我完成了肖秀荣的1000题四遍,以及其他教师的类似800题、1200题至少两遍,可以说我是刷题的狂热者。到了考研后期,我把重心转向政治冲刺,购买了几乎所有知名教师的模拟试题,专攻选择题。做完这些题目后,我能大致把握到当年的重点和考点所在。
总结我的经验如下:
1. 梳理“线索”至关重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知识点琐碎,难以零散记忆。你需要找出时间线、事件线、人物线等线索,按部就班地记忆重大历史事件。
2. 反复出现的考点必须牢记于心。别误以为只有大题需要背诵,前期的选择题考点也要熟记,并且要做到滚瓜烂熟,避免答题时犹豫不决。
3. 多做模拟题,培养手感。由于我第一次考研的政治成绩较差,第二次备考时我做了大量习题,结果证明这确实有助于了解题型规律,找准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的基础很关键,我大概是暑假前过完一遍教材,主要是做例题和部分课后题。暑假过后,九月份开始做真题,大概是一天真题+改错,一天刷全书第二遍,大概十月中旬的时候完成。过后两个月就是疯狂做模拟题,附带着再来一遍全书,做题的时候全书、错题本(我的错题本上很少记具体的错题,多数是记具体的套路,比如常数C的几个易漏点这些)、教材(这个如果太重了,可以回寝室再查阅,尤其是线代的几个定理的证明,虽然考试不要求,但是便于理解和记忆)尽量带在身边,一道题可以举一反三,并把相似的题归类到同一页里,然后提炼出类似题目的套路。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部分我是从十一月份中旬开始的,最初是背了王江涛老师的十篇五星级真题作文。十二月初每天写一篇作文,随便找个话题就要提笔写,写前两篇真的痛苦死了,在第四篇左右,突然开窍了,最初背的十篇文章突然起作用了,自己可以各种融合曾经背过的文章,也会句式变换了,在考场上,我没有任何的模板,但是真的做到了提笔就写,滔滔不绝。也因为作文这部分,稍微拯救了我的英语总分。所以,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要自己真的像考试一样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要明确,“自动控制原理”主要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两大部分。经典控制理论主要涉及根轨迹法、频率响应法等,现代控制理论则包括状态空间法、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等内容。在备考过程中,你需扎实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到具体问题中去。
对根轨迹法,理解其基本概念如开环传递函数、实轴根轨迹、极点配置等至关重要。要熟练绘制根轨迹图,这需大量的练习来提高速度和准确性。频率响应法中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它们如何反映系统动态性能并用于系统设计非常重要。
进入现代控制理论,状态空间模型的建立和线性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测性分析是基础。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则是这部分的核心,理解和应用李雅普诺夫函数进行系统稳定性判断是考试的关键。
学习这个科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佳的方法。除了看书做题,我建议大家多做一些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比如使用MATLAB的Simulink模块进行仿真,这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理解和掌握控制器的设计,如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以及各种优化算法的应用也是重要的一环。不要忽视课程中的实例分析和工程背景,这些都是北航出题可能涉及的内容。
定期复习和总结是提升效率的有效手段。你尝试构建自有的知识体系,将各部分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框架,这样既能检验学习效果,也能帮助你在考试时快速定位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