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冶金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用的教材:肖秀荣三件套,肖八,肖四还有徐涛的小黄书(冲刺阶段背大题再用)。政治我是从8月份开始复习的。另外,复习看书的时候建议大家做好标记,标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日后的温习回顾。11月份的时候风中劲草就出来了,这个政治复习资料很给力,整理的重点突出,而且风中劲草有一本配套的练习册,这个我也做了两遍,而且里面有往年的真题,可以找找感觉,风中劲草我前后共弄了5遍,包括最后的背诵。12月份的时候就开始准备大题了,之前的话没有必要提前准备,因为大题的基础还是以背过知识点为基础,说一下秘诀,肖秀荣的8套卷和最终预测4套卷是一定要背过的,这些大题里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知识点,而且系统性较强,感觉今年有押中好几道大题的说。
考研数学方面:
我选择了所有正确答案,但填空题有一处失误,大题虽然全部掌握,却常常在计算上出错。近三个月我一直专注于数学,然而由于天生的数学短板,精确度始终难以提升。我认为问题在于练习不足,后来增加题量后才有改善。对于数学,我发现构建框架并归纳题型十分关键。大部分大题都能在我整理的题型范围内找到解决策略。我重做了两次复习指南,也做了两遍历年真题,这些都以真题为基准进行总结。获取高分的窍门是将时间集中在经常出现的题目上,必须突出重点,并深入理解。区分重点与非重点的标准仍是真题。相比高中数学,考研数学涵盖的知识点更广泛,复习时间却有限,无法全面深入。我推荐使用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条理清晰,题目精炼,能让你有多次复习的机会。至于真题集,我建议用李永乐的。多做题,多思考,多联系,多记忆,这是我的经验。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是我付出挺多的一门,大概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是在背单词看文章,红宝书的单词大概背了两遍,用的是张剑的黄皮书看里面的文章,张剑的黄皮书里面的文章挺不错的,可是出题思路和考研英语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所以那些题目做不做无所谓,做了对错几个也不要太在意。就这样每天大概复习三四个小时到了六月中旬开始做真题,用的是考研1号,觉得还挺不错的,每天一篇真题,第二天早上背文章和词组,把05到14年的真题文章大概都背诵了一遍。我觉得英语我最大的失误就是在最后几天没有留几套真题来练手,以至于后来没有新题可以做,这样真题大概做了3遍左右吧。至于作文,大概是从11月份左右考试写真题的作文然后背作文书里面的文章。要拿作文好分数,一要速度,保证在考试有限时间里自如地写完;二要像个样子,写出来的东西起码像是英文文章,而不是汉语的翻译;三要有点特色,能让考官一眼扫过去感觉与众不同;四要整洁清楚,把考官手上那两三分的印象分彻底拿过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冶金物理化学是冶金工程的基础,它主要研究金属及其合金在制备、加工过程中的物理化学反应规律。这门课程的内容涵盖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等多个领域,理论性强,实践应用广泛。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对后续的专业学习至关重要。
热力学部分,你需深入理解三大定律,尤其是第二定律的熵增原理和吉布斯自由能变化判据,这是判断反应自发性的关键。掌握各种热力学函数的变化关系,如H-S图和P-V图的运用,以及相平衡条件的计算,这些都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动力学部分,要明白速率方程的建立、活化能的概念及Arrhenius公式的应用。扩散和相变的动力学也是重要考点,理解并能灵活运用Crank-Nicolson公式等模型来分析金属内部的扩散过程。
电化学部分,电解质溶液的基本性质、电极电势的测量和应用,以及电极过程的电极动力学都是重点。特别是Nernst方程的应用,不仅在理论上,也在实验设计中有重要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做题和实验是深化理解的关键。凭解决实际问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有助于巩固记忆。对复杂的概念或公式,尝试用自有的语言去解释,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记忆效率。
一定要注重课堂学习,老师的讲解往往能帮助抓住重点,答疑解惑。多参与讨论,与其他同学交流思路,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