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我倾向于认为政治备考不用过早启动(十月开启复习也完全来得及)。参与辅导课程在我看来也是颇有益处的。复习政治的核心是依据大纲,但我个人并未深入研读,大致浏览了一遍而已。接着我完成了3000题的练习,之后重心转向了主观题的记忆。实际上,直到考试前一个月我才大幅增加在政治上的投入,在那之前,我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专业课上。然而,我发现由于对大纲的粗略阅读,我在选择题部分失分严重。鉴于时间紧迫,我只能通过大量做选择题,找出知识盲点,然后再回溯相关知识点进行巩固。至于主观题部分,最后一个月的冲刺至关重要,绝对不能轻视政治的学习。
考研数学方面:
考研数学分数一,数二,数三。、我算是底子比较好的吧,数学得复习大致分为三轮,第一轮可以考虑看课本,不过现在的复习全书做的挺好得,也可以直接用复习全书。复习全书有三类,张宇得高数18讲,线代9讲,概率论9讲陪着习题张宇1000题,汤家凤得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1800题,李永乐得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660题,建议大家选一套跟着走,(当时我是把他们得题全部做了),高数一轮复习大概时间在3-7月吧,主要就是做复习全书和配套习题,当然配套习题不一定要全做完。二轮复习就是8-9这两个月做配套习题和张宇陆续出来得一些习题,比如闭关修炼180题什么得,或者接触考研真题,最后两个月得时间就要做真题了,87-18年得真题,有时间得多做,没时间得做近十年得真题,做两遍以上。临近考试可以做做市场上得最后八套卷,四套卷啥的练练手。
考研英语方面:
我暑假之前有在背单词,用的是绿皮书,每天背两章,半小时。后来发现记不住,我是利用看完专业课之后的剩余时间背的,常常完不成任务。暑假期间,因为是在家复习的,看书根本看不下去,每天背单词就成了最清闲的工作。每天严格按照400个单词的标准一丝不苟地背完,偶尔有间断。这样,在8月1号把考研的所有单词背完了,看似只背了一遍,其实由于过程中不断重复,实则背了四五遍也不夸张。在背完单词之后,开始做张剑黄皮书基础版,当你熟练背完单词之后,看文章就很有信心。后来发现,基础版做起来有点浪费时间,但醒悟的时候已经做了不少了。又开始做珍藏版,每天做两三篇吧。!张剑的这两本书竟然是1994年到2013年的真题!天啊,我竟然把真题以这种方式做了!都快做完了!简直是浪费啊!十分懊悔,估计没有谁能像我一样了吧,明明目录上就写清楚了的、。果断放弃真题,开始拿150篇练手。每天给自己定的目标是四篇,可是从未完成过,常常在晚上的时候很不认真的做两篇,错误率蛮高的。这150篇感觉跟真题不一样呢,文章出题很偏!所以告诫学弟学妹们,150篇做不做均可,时间紧的话就别做了,真的不是很好。弄到这儿,就进入9月份了,大家可以想象我的速度是有多慢。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完型怎么回事,还有阅读之后翻译之前那个新题型到底是什么,是填句子还是排列顺序,作文更没看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的核心在于理解半导体的基本性质和工作原理。这包括了解P型和N型半导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如何形成PN结。深入理解载流子(电子和空穴)的行为,如迁移率、电导率和Hall效应等,这是基础中的基础。半导体能带理论是理解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的关键,需深入掌握其基本概念,如禁带宽度、价带、导带等。
半导体器件部分,如二极管、晶体管的工作原理和特性,需重点掌握。特别是BJT和MOSFET的电流放大作用,以及它们在电路中的应用,这些都是考试的常考点。理解并能够计算扩散电流和漂移电流,以及了解影响PN结击穿的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光电器件和太阳能电池的部分也不能忽视。理解光电效应,光伏效应,以及它们在实际器件中的应用,如LED和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这些都需一定的理解和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最重要的。对复杂的物理概念,凭画图或者构建模型来帮助理解。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方法,尤其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计算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定期复习,防止遗忘,也是非常必要的。
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半导体物理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理解了原理,很多问题自然就能迎刃解。我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多思考,多提问,多讨论,这样真正掌握这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