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航前沿科学技术创新研究院机械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身为理工科学生,我对政治课程并不热衷,几乎每次都缺席,但我确实很关心时事,闲暇时常常阅读报纸和浏览新闻。我的备考资料主要选择了大纲解析和一些强化辅导班的资料。我认为应当将大量时间投入自己擅长的科目以提升分数,而对不太感兴趣的弱势科目,则适当投入时间以免拖累整体成绩。
虽然大纲解析全文字,缺乏明显重点,但这也恰好适合我,因为我偏好在学习时做标记和笔记,通过这种方式消化理解,并构建起章节之间的联系,形成个人的知识框架,我觉得这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结合强化班教师归纳的关键考点,使我在全面复习的同时,也能针对性地集中精力。我的教材包括“红宝书”、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以及时政小册子。1000题我至少重做了两次,可能是三次,每次都在纸上书写,以便下次不受先前答案的影响。第一次完成后,我会在精讲精练中标注出涉及的部分,这些是我初次阅读时的重点。第二次则着重于标记错误题目,第三次只复习错题,这样能有效节省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我深信数学的基础知识至关重要,因为它始终遵循基本原理,不论题目如何变化多端。因此,在深入学习教材之前,我仔细研读了高等数学和现代数学的课本,完成了几乎所有的课后习题,并且解决了大学一年级购买的一本高等数学辅助教材上的所有问题。同时,我还制作了详细的笔记,记录下关键概念以及一些巧妙的积分和微分示例。在此基础上,我对诸如三角函数积分的各种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完成这些工作时已是九月的下旬,接着我开始了全面复习。那时,我发现我能解答全书上大约80%的问题。到了十月底,我开始接触真题。
我认为真题最具权威性,所以我规定自己每天上午用固定的两个半小时来解题,并在时间结束后严谨地评分,深入剖析错误的原因。同时,我会将模糊不清的概念记在专用笔记本上,这样整个上午我都专注于数学。我重复做了两次数二的真题,一次数一和数三的真题。由于后期时间紧迫,我调整为三小时内完成两份试卷。起初,我的成绩并不理想,时间安排也常常不足,但随着不断巩固和自我挖掘弱点,我的效率逐渐提高。真题完成后,我转向模拟卷,直至考试前三天才停止。最后的三天,我专心整理了笔记,从头至尾梳理了一遍内容。由于数学考试通常在上午举行,我一直保持上午学习数学的习惯。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家要有信心,跟原来水平关系不大,暑假前在背单词,暑假后开始翻译真题,每一篇一个字一个字写下来的,最后我们把94到13的阅读和翻译全部翻译了,写完了两个本==把难句,不会的单词全部摘抄了下来,后来的背单词一直在背摘抄下的。翻译千万不能嘴上翻译,很多看着懂,写的时候就卡壳了,因为大部分单词考察的不是常用意思。作文最后两个月开始背的,重点不是背会,而是一定要默写,非常流畅的默写,不要背那种长难句特别多的,而要背句式单词都很普通的文章,我也就背了十篇而已,考场上写的就很顺了。最后说下做题顺序,我习惯先写作文(开始思路清晰),再阅读,然后新题型,然后翻译,最后完型(实在拉不开分呀!)。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控制工程综合涵盖的内容广泛,主要包括自动控制理论、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控制等几个主要部分。其中,自动控制理论是核心,包括经典控制理论如根轨迹法、频率特性法,以及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空间法、最优控制等。这部分需扎实的数学基础,特别是线性代数和微积分,要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
电子技术基础则涉及到电路分析、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等内容。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路定律、放大器工作原理、数字逻辑门电路及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是必备的基础。熟悉使用Multisim等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也很重要。
再者,计算机控制部分会涉及计算机接口技术、PID控制器编程等内容。理解并能应用C语言进行简单程序编写,了解MATLAB或Simulink进行系统建模和仿真也是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实践并重是最有效的。对理论知识,不仅要理解和概念,更要凭做题来加深理解,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例如,凭绘制根轨迹图来直观理解系统的稳定性。对实验和实践部分,尽可能多地动手操作,无论是电路搭建还是编程,都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历年真题的练习也不可忽视。凭真题,你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定期自我检测,检查学习进度,也是保持高效学习的重要手段。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关键。与同学一起探讨问题,互相启发,共同进步。遇到难题时,不要怕问,教授和学长学姐的经验往往能给你带来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