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海洋事务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厦大海洋与海岸带发展研究院海洋事务考研备考指南与经验
厦门大学海洋事务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目:肖秀荣精讲精练,1000题,风中劲草,肖四,肖八,政治复习主要有这么几轮,首先是九月回学校后把序列一过了一遍,然后到十月又开始看第二遍序列一,同时做着恩波的1200题和序列二。第三轮开始有意识的背些大题和那些套话,并进一步巩固每章的知识点。最后一轮就是背题了,20天20题,18金鉴拿着狂背。
考研数学方面:
《复习全书》第1轮,一般50来天,每天6h-8h差不多,自己看看每天大概能看多少页,然后用总页数除以每天看的,加上可能要休息的天数就能估计自己看1遍的复习全书的时间了,我是50来天。看每个章节前,先看大纲,知道了解、理解、掌握、会用的含义,知道哪些知识点是重点;然后再把笔记看1遍;最后再看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应章节。全书里每一章的每道例题,每道课后习题都要自己用脑子想,用笔算,问自己每道题考的是什么知识点,弄懂每一道题,除非有些题目对你来说太简单了。第二遍买了张宇的真题,因为是把近三十年的真题按照知识点归类编的,个人觉得对知识的归纳梳理很有帮助,依旧是错题不熟的知识点记到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接下来,我要分享一下一个英语水平欠佳的人如何备考研究生考试并获得理想成绩。在9月份以前,我和许多人一样,埋头苦背俞敏洪的《考研英语词汇》。初次翻阅,我发现至少三分之二的词汇对我来说是陌生的。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我终于完成了第一轮,满心欢喜地准备开始第二轮。然而,当我重新翻开书页,发现熟悉的单词依然熟悉,陌生的依旧陌生,之前的辛苦似乎毫无成效,顿时感到无比沮丧,因为英语是我考研的最大障碍。
我意识到,这样的学习方式无法持续,按照这个速度,即使到了考试那天也无法背完整本书。于是我审视了自己的英语弱点,发现词汇量匮乏是最突出的问题。因此,我认为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记忆历年考研英语阅读理解中的生词来提升效率是最好的策略。我在书店找到了一本《历年真题阅读理解精读笔记》,它列举了每篇文章的核心词汇和超出大纲的词汇,非常适合像我这样基础薄弱的人。起初,我每天只读两篇,第一次阅读通常会全部选错,偶尔运气好能答对一两道。接着,我会直接背诵后面的单词,再次阅读并答题,这时正确率通常能提高到全对。所以,我认为考研英语的关键在于词汇,特别是常出现在历年真题中的词汇。一旦掌握了这些词汇,解题就会变得相对轻松。
从9月到10月,我专注于真题阅读理解,并专心背诵后面的词汇,按英语(一)的模式进行复习,目标是积累词汇。到了12月,我转而使用蒋军虎的《精读80篇》,以做阅读模拟题为主,同时也为写作做准备。在考研英语中,写作占据了重要地位,且容易拉开分数差距,值得投入精力。由于我的英语基础弱,短时间内掌握高级词汇和句型并不现实。于是,我选择了历年真题的一些优秀范文,记诵其中的好句子,写作时尽量运用它们,比如替换名词或动词,确保语法无误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使用高级词汇,这样基本可以保证及格。
考研专业课方面:
“海洋管理概论”是一门涵盖了海洋政策、法律、经济、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程。它要求对全球海洋治理的现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有深入的理解。基础知识的扎实掌握至关重要。我建议从阅读教材开始,理解并基本概念,如海洋保护区、海洋污染控制、渔业管理等。关注国际海洋法和我国的海洋政策法规,这些都是考试中的常考点。
理论结合实际是理解和记忆的有效方式。我经常凭阅读相关的研究报告、新闻报道,了解最新的海洋管理案例,比如海洋污染事件的处理、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等,这样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际应用,帮助加深理解。
再者,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升的重要途径。我曾与同学们一起分析过去几年的真题,探讨可能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这对提高应试能力非常有帮助。定期进行自我测试,模拟考试环境,能有效提升临场应对能力。
对复杂的问题,如海洋权益争端、海洋环境保护等,需构建自有的思维框架。我会尝试用图表或者思维导图来整理这些复杂的知识点,这种方式既有助于记忆,也有助于在考试中快速找到答题的角度。
持续关注学术动态也很重要。我常常阅读相关期刊,如《海洋科学》、《海洋学报》等,了解研究前沿,这对开阔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大有裨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