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工程考研复习知识重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参考书:《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讲真题》、《肖秀荣1000题》、《肖秀荣形势与政策》、《肖秀荣命题人知识点提要》、《风中劲草》、《肖秀荣冲刺八套卷》、《肖秀荣四套卷》、《任汝芬最后四套》《徐之明压轴四套卷》、《米鹏密押3套卷》、《蒋中挺绝对考场最后五套卷》等。
考研数学方面:
我大一的时候学的高数就是用的自己学校出的,虽然不是很权威但也基本没有错误,用起来感觉比同济的舒服,毕竟自己以前用过,轻车熟路。我复习的时候有个特点就是先看书后做题,包括政治也是这样,习惯而已。当高数上下册看完后就开始做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每章的前半部分还是基础知识总结,顺着复习,相当于二遍吧,那段时间都是做复习指南,好像做完花了好长时间。做完以后就又复习了一遍课本,整理一下脉络。然后拿真题试试火,我数学一般都是上午学,因为考研数学是上午考,我抽出上午两个小时做一套真题,找张A4纸把答案写纸上,因为我不爱在书上画,做完后对答案,把自己错的在答案的题号上画记号。别在真题上画,那样下次做的时候会特别注意的。因为你考研做题时也是不经意间的错误。其实这些细节无关重要,只是考研时有些神经质了都,细节对自己要求也很高。一套真题做完,对一下答案,再研究一下错误的原因,一上午也就没了。第一次做真题时感觉很简单,但是就是得不到高分,一是因为真题很多题在复习指南中都见过了,对于现在的你已经不是新题目了。二是因为你的状态很放松。做了10年的真题以后我就又开始下一轮的复习,又把教材看了一遍,陈文灯的书翻一遍,这次就比第一次简略了点,毕竟有些你已经很熟了。做题时不会的知识点就喜欢翻书,把相关的知识点都看一遍。有的时候题目很简单,老师一提点你就懂了,而且记忆深刻。我觉得比看答案好的多。因为考研志在必得,所以我不给自己任何偷懒的机会。最后冲刺的时候基本看不进去了,就拿老师给总结冲刺资料翻翻,不想做,只看他划重点的题,嘿嘿。
考研英语方面: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是基础,如果读不懂题目就无法答题,我当初就面临这个问题。幸运的是,我的语感尚存,虽然完形填空可能会出错较多,但由于分值不高,影响相对有限。对于英语复习,我的策略是背单词、刷真题以及练习写作。在准备阶段,首要任务是坚持不懈地背单词,我在图书馆借了一本单词书,每天都坚持学习几页,同时利用扇贝单词应用抓住零碎时间复习。词汇的记忆需要不断重复,形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大约从六月起,可以开始接触真题,反复操练,多次梳理错误点。我选择了张剑的英语黄皮书,其中的阅读理解80篇和150篇也购买了,尽管最终未能全部完成,但重要的是保持解题的状态。最后两个月,我开始专注于写作,全盘跟从老师的指导,她将作文分解成九个部分,教我们按照模板填充内容,最终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是理论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它涉及到热力学、动力学、电化学、量子化学等多个领域。热力学部分,理解和掌握三大定律及其应用至关重要,特别是熵增原理和吉布斯自由能的变化规则,它们几乎贯穿于所有化学反应的分析中。动力学部分,要理解并熟练运用Arrhenius方程,掌握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电化学部分,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和Nernst方程的应用需重点掌握。量子化学的基础知识,如波函数、薛定谔方程以及原子分子结构的理解,是理解和研究新材料性质的基础。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是最重要的原则。物理化学的概念和公式往往有其深刻的物理意义,只有真正理解了,灵活运用。例如,理解吉布斯自由能的意义,就能更好地解释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做题是检验理解的重要手段,凭大量的习题训练,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整理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会把每个章节的重点概念、公式和例子整理成笔记,这既有助于复习,也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对难以理解的部分,我会画出概念图或者流程图,帮助自己理清思路。
实验也是物理化学的一部分,它能直观地看到理论的实践效果。有机会,尽量参与一些相关的实验,亲手操作,观察现象,这样会更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很重要。每个人都有自有的弱点和盲点,凭与同学的交流,互相补充,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