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南理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国庆假期买的政治书,买的是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还买了大纲红宝书,这一本我翻都没有翻开过,个人觉得看精讲精练配合着做1000题就行了。十月份把政治过了一遍,每天大概看两个小时。我政治基础很不好,高中是理科生,而且真的很不擅长答政治题,就是我会写很多很多,但是貌似都写不到点子上。我知道自己主观题比较弱所以主要看选择题。1000题第一遍做完就像什么都没做一样,我第二遍才开始总结错题,整理选择题错题对我来说很有用。我比较后悔应该第一遍做的时候就整理,第二遍整理完已经12月了,来不及再过第三遍,就只能不停看错题本。主观题我完全就是背四套卷,考前一个星期才开始的,希望大家考前两星期开始吧,因为比想象中多很多。我就是想着,不就是四套卷子嘛一周肯定背得完,但是我直到考试入场前一秒还在背…对于所谓的红宝书,我是这样用的,第一遍,大致浏览,不做笔记,第二遍,对照历年真题把重点标注出来,第三遍,反复熟记标注的地方。我用的是肖秀荣的系列资料,但今年没怎么押中题,所以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在押题上。到了12月份,就进入冲刺阶段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这是一定要作最充足的准备花最多时间的。先从基础的开始,我用李永乐的那本,他那书上所附的习题我没做,只是把书过了三遍,每一遍都做上标记,每做一次都要总结错因,总结考点。到最后基础知识差不多时,又复习了一遍,同时做了笔记,把自己还不是很熟练的地方写下来。我觉得,笔记是一定要做的,但是在怎么做就在于你了。不建议第一遍就把各种定义各种不会的题都抄下来,没用。因为那会你还没有掌握。等到强化复习的时候,第二遍过全书,就可以开始做笔记了。
考研英语方面:
研究生入学考试所需的词汇量大约为5000个,扣除中小学及大学四六级已掌握的词汇,仍有约3000个单词需要学习。初期每日应预留3至4小时专心记忆单词,每天新学100个,同时回顾大约300个旧词。此阶段的关键在于速度,无需关注发音或拼写,由于考研笔试不涉及口语和听力,故只要看到单词能大致回忆起其主要含义就算达成目标。推荐利用手机应用来记单词,因为它能自动规划每日的学习和复习内容,高效便捷。完成第一轮学习后,你的词汇量应会有显著提升。
第二轮复习时,建议结合阅读来记忆单词,重点关注那些在阅读材料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并着重记忆它们的生僻含义。第三轮复习则需持续反复练习之前遇到困难的重要单词和具有生僻含义的常见词,以加深印象。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普通物理的学习,基础理论的理解至关重要。这门课程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五大领域,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力学中的牛顿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原理,需深入理解并能灵活应用;电磁学则涉及电场、磁场、电磁波等内容,理解这些概念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是关键。我建议先从教材的基础知识开始,确保对每一个概念都有清晰的认识。
做题是巩固知识的重要方式。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解题能力。我推荐使用经典的物理学教材如费因曼的《物理学讲义》,以及历年的考研真题进行训练。每做完一题,都要反思自有的思路,理解解题过程中的物理图像,这对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
再者,实验理解和实际应用同样重要。普通物理不仅是一门理论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科学。在复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去了解相关实验,理解实验原理,模拟实验过程,甚至自己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都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物理现象。
讨论和交流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好方法。你找同学一起讨论难题,或者参加一些线上线下的学习小组,互相解答疑惑,共享学习资源。这种互动不仅能激发思考,也能你在解释和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自有的理解。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遇到困难时,要有耐心,自己能够解决。也要注意休息,保证身心健康,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