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林水土保持学院自然地理学考研心得重点与经验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地理学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暑假没有复习政治,培养点感觉。9月下旬开始复习政治,看大纲解析,不过九月也就每天一个小时。10月每天1个半到两个小时,周二看的多一点,那天上午有课,所以看政治消遣一下,这个月主要就是看大纲解析,做1000题。11月份每天2个小时,早上背风中劲草,继续做完1000题,看了一下形势与政策,有时间的话,第二遍1000题,后来就出来肖8了,就可以做一下选择题检测下自己的复习效果,不断的查漏补缺。12月份政治花费的时间多一点,主要背肖8肖4,看看20天20题,反正市场上好多模拟题,有时间就拿来做做。对我来说政治就是消遣娱乐的科目,没觉得很枯燥,感觉复习的不错。
考研数学方面:
在大学的两个学年里,我依赖临时抱佛脚的方式应付了数学期末考试。决定考研后,我决心从头开始,购买新教材重新学习。自大三上学期起,我就投身于数学的学习,坦白说,我在一个学期里只学完了高数上册的前两章。数学对我而言,向来是一门极其棘手的科目,入门对我来说颇具挑战。有时,我需要花费将近一个晚上的时间去理解一页内容,而且几乎每页都会有我不明白的问题。课后习题对我来说更是难题,大约有80%我都无法解答。于是,我尝试改变策略,看完一章教科书后,不再做课后题,而是直接转去看对应的复习全书。然而,这个方法并未奏效,我发现每一页有一半的内容我都无法理解,整个寒假我才艰难地消化了第一章节。
我学习数学的速度很慢,尽管整天埋首其中,但由于理解难度大,进度缓慢。由于基础知识近乎空白,我调整了学习策略,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重新复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我逐步理解了考研数学,完成了大量真题训练,才使得我的成绩从最初的30分提升到了现在的130分,足足提高了100多分。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在考研英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个人的方法是专注于真题训练,我选择的是黄皮书系列。我没有尝试其他练习题,因为我觉得精研真题已经绰绰有余。在三月时,我开始做2003年前的题目,那时主要是为了熟悉手感,虽然错误颇多,但我深入剖析每篇文章,逐字逐句理解,不断重复实践真题。对于英语作文,我原本的基础很薄弱,所以我决定在最后的三个月里每天都撰写一篇文章,不论大小,以此来提升。写作时,不应盲目当作考试,而是先学习优秀范文,摘录其中精彩词汇和表达,研究其篇章构造,然后尝试自己仿写,即使内容相近也无妨,关键在于亲自动手。此外,挑选一本合适的作文参考资料也是至关重要的,我选择了《考研英语话题系列之作》写作160篇,它的封面是红色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学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且深入的学科,它包括了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地球系统科学、地貌学、气候学、水文学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例如,你需深入理解地壳运动对地形形成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作用,以及水循环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等。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的重要知识点。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学习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原则。在理解和记忆理论知识的,凭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能够帮助你更深刻地理解并这些知识。比如,你凭研究某个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来理解和运用土壤侵蚀与防治的相关理论。
再者,对复杂的地理现象和过程,建立起清晰的逻辑框架是非常有帮助的。例如,在学习气候系统时,先从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入手,逐步构建起全球气候类型的分布和成因模型。这样不仅能帮助记忆,也能提高解题时的思维速度和准确性。
定期复习和做模拟试题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习环节。凭反复练习,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答题方式,也能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找出知识盲点进行补漏。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不要怕,多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讨论,或者查阅相关文献,都帮你找到答案。保持好的心态,坚信自己,也是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