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华师大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从八月末政治考试大纲发布起,正式的复习就开始了。要想在政治科目上取得优异成绩,关键是掌握好选择题。必备的学习材料包括:“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又称“红宝书”),肖秀荣系列(《精讲精练》、《1000题》、《讲真题》、《8套卷》与《4套卷》),风中劲草,以及其他知名教师的冲刺试卷。首先,在9月至10月期间,主要任务是刷选择题。用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1000题》相结合,每读完一章就做对应的选择题,至少两遍,并且注重收集错题。这里有个提示,可以在开始做《1000题》前复制1-2本,以便后续重复练习。接下来,进入11月,再次重温《1000题》,同时尝试《讲真题》中的选择题,以理解历年试题的风格。此时,可借助“红宝书”和风中劲草来填补知识空白。到了12月至考试前夕,重点关注肖秀荣的《8套卷》和《4套卷》。对于主观大题,考生应尽量熟记8套卷和4套卷的答案,因为可能直接考到原题,即使未出现原题,记忆中的内容也能帮助你构造接近的答案。掌握了选择题和大题,考研政治的成功就近在咫尺。选择题主要测试细节知识,尽管每年有大纲,但难以确定重点,记忆效果欠佳。推荐使用蒋中挺的复习全书,涵盖所有科目,特别标注了细微的重点。暑假时可以预览一遍,九月开学后深入学习。后期重心转向大题,偶尔回顾一下选择题的知识点。购买几套模拟卷,在考前进行练习,以确保万无一失。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从4月初处于背单词状态,不会的词可以专门放在一个小本上利用零散时间背背,也有同学用手机APP,看大家更习惯哪个吧,坚持就好。背单词期间在用张剑黄皮书做真题的阅读部分,开始的时候一天一篇,慢慢地往上加,做完关键是要思考为什么要这样选,重要的不是题,而是思路。到暑假回家去图书馆觉得带着书太沉,就找了电子版把历年真题打印按年份装订,这个时候就是每天把一年的阅读集中一起做。9月开学后就将近些年的阅读全文写出来翻译核对过。我是一个礼拜左右集中看一波。新题型部分原以为很简单,做了几年的真题发现还是有点难度的,当然16和17年考的确实比较水。考前专门找了题练。作文部分没有太多发言权,因为直到考前在酒店里才正式地把大小作文各写了一篇练手就直接上考场了,前期只是跟着老师学过一些写作技巧,重点看过一些句型和热点话题。完形我认为没必要刻意练,分值低,而且当你阅读能力提高之后做完形自然不困难。
考研专业课方面: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它涵盖了从马克思、韦伯到帕森斯等众多大师的思想,以及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各种方法。在复习时,我注重理解各个理论家的核心观点和他们理论之间的关系,不是死记硬背。例如,理解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如何影响了后来的社会结构分析,或者韦伯的理性化概念如何解释现代社会变迁。对研究方法,我建议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研究设计和数据分析技巧,还要能够灵活应用,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思考,这在论述题中尤其重要。
人类学民俗学基础是一门深入探索文化多样性和民间传统的学科。这部分的内容往往需更广泛的阅读和深度的理解。我在学习时,侧重于理解和比较不同文化体系下的民俗现象,比如神话、仪式、民间信仰等,关注这些民俗如何反映并塑造社会生活。我还尝试从人类学的视角去解读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这样既有趣又能加深记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至关重要。我通常会在每个主题下列出关键点,凭填充细节来丰富这个框架。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做大量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特别是对需计算或解析的题目。
至于文献阅读,我推荐广泛涉猎,不仅限于教科书,还阅读学术论文和经典著作,这样既能了解最新研究动态,也能深入理解学科的前沿问题。
不要忽视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的力量。与其他考生交流帮助你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问题,甚至发现你可能忽略的知识点。定期自我测试,如模拟考试,帮助你评估自有的准备程度,并针对性地调整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