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北科大工程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复习注意事项与经验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方面,我的成绩并不突出,毕竟我是个理科生,对政治领域并无深厚的兴趣或理解。我对这门学科的投入有限,不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去记忆大量的内容,我认为这样做可能效率不高。因此,直到暑假接近尾声我才开始浏览《精讲精练》这本书,并且仅阅读了一遍。
政治考试中有一半的分数来自选择题,所以我意识到做好这部分至关重要,同时选择题相对容易准备。至于分析题,在初试时我感到有些措手不及,因为我没有充分的记忆和准备,只能尽可能地关联到所学的知识点。可能我在复习策略上有误,试图记住所有内容,但实际上这是不切实际的,重点记忆关键点可能是更有效的方式。总的来说,考试结果还算过得去。我觉得政治复习的程度应视个人精力而定,掌握关键点,学会运用政治术语和答题技巧,这样考试时就不会过于困惑。然而,我个人认为将太多时间投入到政治学习中并不划算。
考研数学方面:
在第一轮复习《全书》时,通常需要大约50天的时间,每天投入6到8小时的学习。首先,评估一下你每天能阅读多少页,然后将总页数除以每日阅读量,再加上预计的休息日,这样就可以估算出完整复习一遍所需的时间,我用了50天左右。在开始每个章节之前,先查阅大纲,明确“了解”、“理解”、“掌握”和“会用”的要求,识别关键知识点。接着,重温一次笔记。最后,深入学习数学复习全书的相关章节。对于全书中每一章的每一个例子和课后练习题,都应主动思考并动手计算,思考它们涉及的知识点,确保彻底理解每一道题,除非某些题目对你过于基础。在第二轮复习,我选择了张宇的真题集,因其按知识点分类编排,我觉得这对知识的系统整理非常有益。同样地,遇到错误或不熟悉的部分,我会记录在笔记中。
考研英语方面:
推荐读物:考虑《考研英语词汇(随机版)》或简称为《英语词汇》的书籍,以及张剑编著的《考研阅读理解150篇(初级版)》。同时,他的《97-04年真题阅读》与《05-14年真题阅读》不容忽视,或者你也可选择《考研真相》作为替代。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是另一本备受推崇的作品,其内容深入地归纳了各种策略和技巧。小篇幅作文的部分,建议熟记于心,实用性很高。然而,对于大篇幅作文,由于包含了一些较复杂的语句构造,学姐觉得背诵可能颇具挑战,但对于追求作文水平提升的同学来说,值得一试。如果时间紧迫,重点应放在掌握写作技巧和积累实用表达上,多练习亲自写作,效果同样显著。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与基础”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包括了材料的化学成分、结构、性能以及加工工艺等多个方面。在备考时,我将这个大主题分解为几个核心部分:材料的分类与性质、晶体结构、相图理论、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等。
对材料的分类与性质,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如金属、陶瓷、高分子和复合材料)的基本特性是基础。深入理解这些性质如何影响其实际应用非常重要。例如,金属的导电性和延展性,陶瓷的硬度和耐高温性等。
在晶体结构部分,理解晶格理论和点阵模型至关重要。要熟练掌握各种常见的晶体结构,并能凭X射线衍射等实验技术解析材料的晶体结构。
相图理论是材料科学的核心之一,需理解和掌握各类相图,如二元相图和三元相图,理解它们表示的信息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这是解决材料制备和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工具。
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的学习,要求理解拉伸、压缩、弯曲等基本试验,以及杨氏模量、泊松比、熔点、热膨胀系数等重要参数。了解材料在不同温度和应力下的行为也是必要的。
关于腐蚀行为,需理解腐蚀的基本类型,如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以及防腐蚀的方法,如镀层、合金化等。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大家结合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概念的多做练习题。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网络。对复杂的理论,尝试用实例或实物来帮助理解。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导师答疑,也能有效提升理解和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