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税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复旦经济学院税务硕士考研复习要点与经验

复旦大学税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开始复习时在八月中旬,刚开始是看一章《精讲精练》做一章《命题人1000题》,期间跟着老师上课加强学习。当时也是在《精讲精练》的书上做了很多笔记,但后期基本没有再翻过。十一假期结束后政治一遍完成,开始从后往前做《命题人讲真题》,只做选择题,看一下大题的出题方式,其中马原要弄懂如何从材料中得出应用的原理。随后开始二刷《1000题》,只做重点章节,同时开始看《风中劲草》。《肖八》到手开始做选择题,有时间就看一看大题,同时开始看《形势与政策》。后期吃饭和午休时会看一看1000题的错题。最后就是拿到《肖四》做选择题,疯狂背大题。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不是否认以题型为中心的学习方法,事实上,我也经常运用这种方法,毕竟我的能力还未达到无所不能的程度。然而,我个人的学习策略或许与你的不同。我倾向于先深入理解理论知识,然后结合题型归纳来巩固学习效果。对于仅仅关注题型本身的学习方式,我并不提倡甚至持有异议。举个实例,2018年的数学一、三科目的概率论试题中出现了一道涉及“离散型+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的问题,而在之前的复习资料中通常只涉及“离散+连续”(如2016、17年)、“连续+连续”或“最大值、最小值分布”。我遍览了各类题型书籍,都未发现针对此类题型的解析。这不是一个新的题型,因为它实质上仍然是对我们已学的复合随机变量问题的考查,从知识本质上讲,并非超出范围。但在题型角度,却成了一个“超纲题”。如果一本题型书仅凭题型就想覆盖所有考试内容,不仅是降低了研究生入学的标准,也低估了出题教师的专业水准。近年来的实际考题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已经理解了我的观点。
考研英语方面:
后期9月份开始做真题,基本上一周拿一天下午固定时间模拟(不写作文,最后冲刺写),其余时间分析卷子。模拟题的话,有必要锻炼一下适应能力,但不可贪多,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模拟题上。作文这块,在你开始做后十年的题时同步进行,在此对不同类型的考生推荐两种书——a.对死记硬背范式作文的同学,推荐王江涛的作文书,这本书针对每一种不同的作文从头到尾都有不同的格式和内容,如果是靠背为主的同学,这本书很有用,但同时缺点就如同历史课本一样,迷茫浩瀚不突出。——b对思路清晰灵活或不打算对作文消耗太多时间的同学,建议何凯文的《写作高分攻略》,这本书的特色在于它能总结出一种万用公式,适用于各种大类作文,有效且给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税务专业基础涵盖了税法理论、税收实务、财政政策等多个领域,这需有扎实的经济学基础知识,对我国的税制体系有深入的理解。税法理论部分,理解和记忆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理解其背后的逻辑,比如为何会有这样的税率设定,为何会选这种征税方式等。对这部分内容,我建议大家多读案例,凭实例来理解抽象的法律条文。
税收实务部分,需熟悉各类税种的计算方法,如增值税、所得税、关税等。这部分内容较为繁琐,但也是考试中的重要得分点。我推荐使用做题的方式来巩固记忆,例如凭模拟试题进行实战演练,也尝试自己设计一些复杂情况下的税收计算,提高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财政政策的学习,需关注时事,了解国家最新的财政政策动向,这对理解和应用知识非常有帮助。我会定期阅读经济类新闻,尤其是关于税收政策调整的部分,这样既能保持对新知识的敏感度,也能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记忆-应用”是一个有效的循环。先凭阅读和讲解理解知识点,凭笔记和复习强化记忆,凭做题和案例分析将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还利用了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学术论文等,拓宽视野,深化理解。
在备考过程中,我也坚持每天定时定量的学习,避免临时抱佛脚,保证每个知识点都能得到充分的复习。我也注重自我调节,保证充足的休息,以好的心态面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