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政治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四川大学政治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因为之前是文科生,而且高中的政治底子还在,所以政治上我并没有费什么特别大的力气。基本上是7月底8月初就开始看肖秀荣的《精讲精炼》,同时配套《1000题》来练习和检查对知识点的理解。9月底看完《精讲精炼》之后,又刷了遍《1000题》。刷完以后差不多到11月份,就开始准备论述题的了。所以11月份到12月份初,我主要是肖秀荣的书来准备论述,个人觉得还是比较有用的;同时也开始看时事政治,今年政治的重点还是比较明确的,省了不少劲儿吧。12月份就开始做各种冲刺卷,这个时候我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多见一点儿题,从各种卷子里找出共同的论述题重点。所以我做冲刺卷的重点就是选择题,找出自己存在的知识盲点,及时补上。我并没有背特别多冲刺卷的答案,背的主要是论述题重点对应的内容。各种冲刺卷论述题其实就是老师认为今年的重点,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重点都会出成论述题,所以就可以有目的,有重点的背一些知识点。最后,出来的政治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也算差强人意吧
考研英语方面:
务必深入剖析考研英语的真实试题!前辈们建议别太早动手,以免后期无题可用。我是在五月底开始涉足真题阅读,初期专注于2005年至2012年的阅读,每天解决两篇,同时记录陌生词汇并写下相关句子以增进理解。第一轮主要是为了适应风格,感受真题阅读的难易度。完成这八年的阅读后,为了保持节奏,我又迅速处理了1997年至2004年的阅读,同样记生词,但不太关注准确率,毕竟这些年的题型与近年有些差异。进入七月中旬,我开启了第二轮对2005至2012年真题的精读。这一阶段我非常细致,每天做四篇阅读,接下去四天逐篇深入研读,参考解析书籍。由于时间充裕,我把每篇阅读原文打印了两套,一套调整行距用于逐句手译,对照解析做笔记;另一套保持原样,用于整理题目,剪下贴在笔记本上,题目在文章的位置也一并剪下对应粘贴。这个过程耗时耗力,每天只能完成一篇,但却极大地促进了后续的复习。时间紧迫的朋友可能不适合这种方式哦!暑假期间,我完成了这项浩大工程,对考研英语阅读策略有了深刻认识。十月至十一月初,我再次回顾了2005至2012年的真题,前期的打印资料和笔记发挥了关键作用。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上旬,我打印了英语答题卡,每周六下午两点到五点,模拟2013至2019年的真题,依旧认真分析并分类题型,只是省略了手动翻译的步骤。剩余的时间里,我不断查看已做的真题阅读笔记和错误,特别关注那些较难的阅读。这样算来,2005年至2019年的真题阅读我大约重复了四到五次,摘录的词汇也根据记忆方法背诵了好几轮。
考研专业课方面:
政治学原理是基础,它涵盖了政治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以及政治制度的设计和演变等核心议题。我建议从宏观的角度把握整体框架,如了解各个主要的政治学流派及其观点,深入到微观层面,解析具体案例,以此来深化对理论的理解。定期阅读学术期刊和经典著作,如《政治学》(Aristotle)、《社会契约论》(Rousseau)等,能帮助你形成独立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政治学综合则更为广泛,可能涉及到国际关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等多个领域。复习时,要注重各领域的交叉联系,比如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分配如何影响国内政策,或者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如何塑造其对外政策。这门科目需大量的实证分析能力,关注时事新闻,理解并解读国内外重大事件,能够提升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对这两门课的学习,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解和应用,非死记硬背。理论知识需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凭讨论和写作来加深理解。我经常参加学习小组,凭讨论和争论,激发新的思考角度。定期进行模拟试题训练,既检验学习效果,也能提前适应考试环境。
在备考期间,我也十分重视笔记整理。每学完一章或一个主题,我会将关键知识点提炼出来,做成思维导图,这样既能巩固记忆,也方便后期复习。利用碎片时间复习也是很好的习惯,比如在等公交、吃饭的时候,都回顾一下前学过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