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资源环境遥感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资源环境遥感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南京大学资源环境遥感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三月到六月,我建议你每天都抽出半小时来阅读政治哲学的部分,不必强行记忆,重在理解。我个人觉得直接阅读书籍效率较高。到了八月,我会在完成绘画后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做肖秀荣的1000题,首选哲学部分着手(因为它至关重要,经过前三个月的每日研读,应对选择题应该绰绰有余,如有遗忘,再多回顾几次即可)。接着,购入一本肖秀荣的精讲精练,浏览后面的内容作为辅助。重点在于选择题,每学完一个单元就立即做对应的1000题,同时耐心等待肖老师的最后八套和最后四套题目,那时你需要全力背诵。九月新大纲公布时,快速查看其中的变动(许多资料已做好对比分析,只需对照教材适当删减和增补)。强化选择题的方法是配合1000题,将大纲中的大量信息拆分成各个小知识点,并在1000题上更新或剔除过时内容。这样整理能使你的专注力更加集中,比单纯看书或做题更有成效。进入后期复习,你会发现仅凭1000题的习题集就能覆盖大部分知识点。至于知识点的汇总,你可以参考肖秀荣、蒋中挺和腿姐的观点,选定一位为主,其他人略作了解,以确保全面掌握。
考研数学方面:
一直对数学感兴趣,数学成绩也一直挺好,本科学的金融,数学上数学分析啥的,整个大学过去,唯一值得骄傲的就是所有数学都是满绩点。数学这块我用的参考书是李永乐的三套装:复习全书分阶训练、660题、真题。每天三个半小时复习时间按部就班的来,等到各种套卷出来可以选择的做。我当时除了这三套装,还做了张宇最后八套卷,最后四套卷,然后就差不多考试了。针对数学错题,我建议做题做倦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类似题不会做时候拿出来看。然后就是做660题,这本资料主要用来练选择和填空,题目也比较难。考查的内容很深很细,如果时间不够可以不做。
考研英语方面:
除了阅读,写作可能是另一个关键部分了,它包括大作和小作。我认为提升写作水平的最佳途径就是深入研究历年试题中的例文,首先是熟读并背诵这些范文,接着尝试默写,最后亲自操刀创作。小作的评分标准相对较低,大多数人在正常状态下能取得理想的成绩。对于大作,个人认为模板至关重要。如何打造一份别具一格的模板呢?这里推荐两本书,一是王江涛的《考研英语作文》,二是慎小嶷的《十天攻克雅思作文》。前者被广泛阅读和背诵,可能较为常规,如果你追求稳健,这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后者则更适合那些想打造出独特且高质量模板的人,书中包含了许多高阶词汇和复杂句型,内容十分丰富,足以构建出一个高水平的写作框架。当然,市面上还有其他优秀书籍,只是我觉得这两本尤其契合我的需求。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科目。它涉及到遥感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类型、图像处理技术以及遥感在资源环境中的应用等多个方面。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对专业研究至关重要。
在基础理论部分,遥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波谱理论、辐射传输模型等,这部分需有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理解光谱特性如何影响遥感图像的信息获取,以及不同遥感平台(如卫星、无人机)的工作机制是关键。遥感图像的几何校正、大气校正等预处理步骤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在实践应用中,遥感在环境监测、灾害评估、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作用尤为重要。需了解并能运用各类遥感数据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如何凭遥感图像分析土地覆盖变化、气候变化的影响等。这里,熟悉遥感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方法,结合GI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是非常实用的技能。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解理论后,要多做案例分析,凭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关注最新的遥感技术和研究成果,参加相关的实习项目或者研究小组,提升实践能力。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也很重要,凭做历年试题和模拟题来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
建议大家保持对遥感领域的热情和好奇心,因这将是你持续学习的动力。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要有耐心去探索,你一定能在这门学科中找到属于自有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