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财政学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川大经济学院财政学考研复习指南与经验
四川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政治科目,我的成绩并不突出,但从经验中学习,许多同学都认为不必急于求成,只需等考试大纲公布后再着手准备。然而,大纲通常在九月至十月间发布,那时专业课和英语的压力已不小,难以保持冷静去细究大纲。因此,建议提前每天留出一些时间浏览上一年的大纲。我有一些同学政治得分很高,他们很早就跟随教师扎实基础,待新大纲出炉时便能从容应对。练习题目同样是关键,1600题在同学们中间反响平平,相比之下,《风中劲草》系列的大纲解析及配套习题更受欢迎,至少需要做两次来巩固知识。至于大题部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预测卷和阮晔的59题非常有价值,2014年,这书中的五道大题猜中了四道。我个人认为大纲是必不可少的,而《风中劲草》十分经典,务必认真对待。最后的背诵阶段,我选择了肖秀荣的书籍,但选择其他教材差异应该不大。在冲刺阶段,我倾向于多做模拟试题的客观题来查找遗漏。主观题的背诵主要以肖秀荣和任汝芬的四套题为蓝本。当然,后期我发现专业课和政治都需要大量记忆,脑力消耗巨大,但我依然全力以赴地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推荐《复习全书》,各种类型题目比较全,解题技巧也比较多,题目可能有少量偏难的,不过不影响复习。数学本来就是技巧性很强的学科,掌握方法比题海战术更重要。基本上做完《复习全书》和《历年真题详解》这两本书,对于知识点和解题技巧的掌握应该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找些题练手和巩固自己掌握的方法和技巧。我数学后面又做了陈剑的660题,效果一般,纯粹是为了保持做题的手感。建议还是以前两本书为主,所有的例题尽量先做再看解答,至于真题的重要性更不用多说了,懂的都懂。我最终数学应该是错了一题,还是因为自己看错了题目做错的,所以各位考试时一定要看清题,尤其是条件充分性判断的题目,千万不要贪快,血的教训。
考研英语方面:
大作文千万千万不要用模板!你可知道,模板千篇一律,但你有考虑过改卷老师的感受吗?(一样的,一样的,还是一样的...)所以,市面上的作文模板可以买,但一定要改成自己的风格,然后死死背住它,并且灵活运用,在考场上举一反三。对于小作文,没什么好说的,多背!小作文也别求异,本来就是应用文,有固定模板,直接把每种类型的文章背熟就行。大作文是考验文笔和结构的,我当时是将朱伟作文与王江涛作文相融合,然后总结了两套自己的模板,并用一个月的时间把模板练熟,做到举一反三。模板出来后,一定要自己多写写,会提升很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基础"部分,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块。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主体的行为和决策,如消费者的选、企业的生产等。你需深入理解并掌握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厂商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等基础知识。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包括国民收入决定、就业与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问题。这部分需理解和运用国民账户、IS-LM模型、AD-AS模型等经典理论。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构建清晰的经济思维框架,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例如,当分析一个政策时,尝试用供需模型来预测其可能影响,或者用宏观经济模型来评估其对整体经济的影响。多做练习题,凭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应用"部分则更注重实践性和分析能力。这需你对当前的经济现象有敏锐的洞察力,并能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你关注国内外经济新闻,分析经济数据,甚至参与一些案例研究。例如,你研究政府的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增长,或者企业如何按市场需求调整生产和定价策略。
数学和统计工具的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是经济学的基础,它们用于建立和求解经济模型。掌握这些工具,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构建复杂的经济模型。
持续的学习和反思是提高的关键。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不断挑战自我,提升思考深度,这些都是我在考研路上的重要策略。每天保持一定的学习时间,坚持阅读经济学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的学术论文,这样既能巩固基础,又能拓宽视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