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辅导培训班全国各号码《今日汇总》-南大数学系应用统计硕士考研复习指导与经验

南京大学应用统计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我的分数虽不高,但考虑到北京竞争激烈的环境,还算过得去。就算你的准备无懈可击,最多可能也就比我高出几点。把这些时间投入到专业课程中,你的收获将远超这一点点分数。我是九月中旬启动复习的。接下来具体分享一下:
1) 复习启动时间:如果你是文科生,九月开始;理科生则最好提前到九月前解决哲学部分,随后九月进入全面复习阶段。政治底子好的同学,十月起步也绰绰有余。
2) 书籍推荐:购买大纲的话,可以选择复印版;大纲的主要功能不是背诵,而是充当查找不足的“词典”。我个人倾向于《风中劲草》,其背诵版足矣,练习册则不必选它。若遇到书中未涵盖的内容,对照大纲查阅深入信息。至于练习题,肖秀荣的书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学习顺序:有些人先看完书再做题,有的则是边看边练。每个人习惯不同,但我提议,最好先熟记知识点后再适量做题。不要盲目刷题,与其十分钟做十题,不如专注五分钟记住一个知识点。
4) 政治科目拉开的分数差距有限,但达到分数线是最低要求。通常,政治过线并不困难,只要认真备考,应能顺利过关。
考研数学方面:
自己的数学正式开始复习是在三月份开学后。在三月到七月中旬这段时间里我主要是以打基础为主,我个人觉得在这段打基础的时间里切忌快,千万不要和别人比速度,只要按照自己的计划把基础打牢即可。数学是学习的重中之重,拉分太厉害了。好多人都说课本要多看,但是我认为把定理和例题看会了就行了,不用非得弄懂定理是怎么证出来的,浪费时间而且偏离考试方向。要把复习全书至少做两遍,第一遍每道题都做,第一遍做的时候会感觉很多都不会,没关系,刚开始都那样。要结合最近三四年的真题题型来做题。真题要做两遍,特别是近几年的题型要多研究。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份,距离考试前夕:每日安排半小时记忆单词,力求持之以恒。开始提前规划你的写作模版,对于平日碰到的语言优美、句型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词汇表达,应及时整理并熟记。每周力争完成一篇小作文和一篇大作文,如果可能,可请教师指导修正。这种持续练习在考场上的回报将是巨大的。对于阅读理解,需通过真题训练,首次练习应严格控制在15分钟内,鉴于考研英语的时间紧迫,每篇阅读的分配时间大致为12至15分钟。第二次研读真题时,务必深入理解并尝试全文翻译,这将对后期的翻译部分和提升阅读理解技能有所帮助。真题是英语学习的宝贵资料,务必充分利用。至于完形填空,无需投入过多时间,通过实践真题寻找感觉即可。翻译部分虽耗时且分数不高,但追求高分者仍需努力。新题型有多种类型,建议尝试一些模拟题,由于真题数量有限,但仍有一定的解题技巧,而且这一部分确实有些依赖运气。总的来说,阅读和作文合计70分,无疑是复习的重点。阅读理解中常出现同义词替换等规律,随着时间推移,你将逐渐掌握。作文方面,你需要构建一个适用性强的模板,并积累各种精彩可引用的句子和事例,如经典的海伦凯勒、贝多芬、方仲永,以及更现代的互联网、马云等实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统计学这个科目,基础理论是核心。你需理解并掌握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如随机变量、期望、方差、分布函数等。概率分布的理解至关重要,比如正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等,它们在实际问题中广泛应用。深入理解这些理论,能够帮助你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找到理论依据。
统计推断部分是难点也是重点。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这两部分需你能够灵活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矩估计法,并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在假设检验中,T检验、卡方检验、F检验等常用方法要熟练掌握,理解p值的意义及其在决策中的作用。
再者,回归分析和线性模型是统计学的另一个重要领域。理解多元线性回归的构建过程,知道如何解释和解读系数,以及如何处理多重共线性、异方差性和自相关等问题。岭回归和lasso回归等模型选方法也应有所了解。
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熟悉使用R或Python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这是现代统计学的必备技能。你凭实战项目来提升这方面的能力,例如模拟实验、分析公开数据集等。
统计学不仅仅是公式和计算,更是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所以,阅读和理解实际问题,用统计思维去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多做案例分析,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加深对统计学的理解。